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章 蜀中困境百姓苦

於是諸葛瞻的車隊由陳壽帶領,走上一條鄉間小道。

當車隊再次停下時,他們來到一處地方。

諸葛瞻看著前方田裡,對陳壽道:“承祚啊,告訴我為何帶我來這裡,這裡這麼多荒蕪的田地,為何沒有百姓耕種。”

陳壽道:“在幾十年前,這裡是一片富饒遼闊的田地,可到了後來,因為成年男子多不在鄉里,有學識的人去了閬中或成都,其他大部分人都被拉去徵兵,擴充北伐軍。所以造成這裡是逐漸荒涼,逐漸成為今日之慘淡。”

諸葛瞻聽後表情凝重。

他們走到一片民房前,陳壽道:“這裡是鄉里人的住所。”

諸葛瞻走到一家民房房門外,見一些孩子在不遠處偷偷觀望,仔細一看,卻都是女孩,這讓他十分不解,於是道:“為何這裡都是少女,沒有少男?”

陳壽道:“鄉里的百姓生了小孩,若是男子,多選擇不養,只願養女子。”

諸葛瞻大惑,道:“這是為何?”

陳壽道:“生了男子,要吃家裡更多的糧食,就算能勉強養大,又會被拉去做兵役,最後是生是死都未知,根本不可能給家裡務農。而養女子,稍大一些就可以嫁到外地,不用吃家太多的糧食,也不用擔心她的生死。所以這樣下來鄉里百姓都習慣養女不養男。”

諸葛瞻聽後感慨一聲,於是親自走到這房門口,敲房門。

而這家人,如今只有兩個老人和一個未成年的少女。

開門者是少女,一看是個官人模樣的人來了,少女緊張得不知所措,稍晚走來的一個老伯見這情景趕緊跪拜,讓少女也如此。

諸葛瞻連忙扶起老伯和少女,走進房間,見一老婆婆躺在那裡,問她怎麼了,少女說她祖母生風寒病,不能起來見官人,於是諸葛瞻讓她祖母躺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諸葛瞻看著這房間,簡陋的連一張桌子都沒有,除了床,種地用的破爛農具,就只有幾個碗,連米罐都沒有,且家裡糧食也不多。

少女見諸葛瞻觀察自己家裡情況,又見他走到自己身前,道:“官人,很抱歉,家裡沒有能坐的地方。”

諸葛瞻安慰道:“沒事,我站著就好了。孩子,你叫什麼名字,幾歲了?”

少女道:“祖父給我起的乳名叫小七,今年八歲了。”

諸葛瞻道:“垂髫少女小七,你的父母呢?”

小七道:“父親隨大將軍北伐,一直沒回來。母親兩年前生病,去世了。”

諸葛瞻嘆了口氣,對旁邊老伯道:“老伯,我看你家裡沒什麼糧食,是不是收成不好?”

老伯道:“家裡沒人種地,糧食自然收成差一些。另外每年還有官員前來徵糧,所以家裡的糧食僅夠維持最低需求。”

諸葛瞻又看了眼床上的老婆婆,對旁邊陳壽道:“你去車隊,取一袋糧食和我寢衣來。”

不久,陳壽回來,將一大袋糧食拿進房中放置,將寢衣蓋在床上老婆婆的身上。

老伯、小七見況下跪感謝。

諸葛瞻將二人扶起,道:“你家很窮,我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怎麼能見死而不救呢,這是應該的。二位請放心,我一定想辦法讓你家和鄉里人過上好日子,從而徹底改變窮困,豐衣足食。”

老伯和小七哭著不斷點頭。

陳壽道:“這袋糧食夠老伯一家吃兩個月了,這寢衣比較大,老婆婆保暖更好,病也能很快康復。”

老伯和小七又感謝了一遍。

等諸葛瞻等人走出這家門外,站在鄉舍之間的平地上,只見此時各家的老人、孩子都圍觀過來,各個精神上都透露出對於現實處境的困惑,及等待救助的渴望。

諸葛瞻於是走到眾鄉親身前,大聲道:“鄉親,這裡的父老鄉親,國家國力不濟,讓各位受苦了。等我回去一定想辦法重整國力,讓諸鄉親過上好日子!”

眾人皆感慨,哭泣聲不斷。

諸葛瞻向鄉親們長拜後,又吩咐下屬給每戶人家分糧食,之後便離開了這裡。

當車隊從鄉間小道返回大路時,諸葛瞻看著身後的陳壽,道:“承祚,你過來。”

陳壽走到他身前,他接著道:“來,你上我車,我有話要問你。”

於是陳壽與諸葛瞻同輿而坐。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