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景耀二年公元259年)。
大漢萬里河山,如今僅存西土。
遙遠的夢想,難滅的燈火。
一座京城,一間宮室。
一位老者,正在忙碌。
他是誰,便是五十三歲的季漢國老皇帝劉禪。
此時,中常侍黃皓緩緩走到他面前,見他還在審閱文書,道:“陛下,天色已晚,你該入睡了。”
劉禪道:“老黃門啊,不,黃常侍,陳尚書令走後吾晚上趕到特別孤寂,或許只有汝能懂吾了。”
黃皓深情鞠躬,道:“陛下啊,老僕什麼官都可以不做,只願陪在陛下身邊,為陛下解悶分憂,直到老僕生命之終結。”
劉禪道:“汝的心思吾是知道的,不說這個了。如今所有宮中內官皆歸汝管,怎麼樣,有困難嗎?”
黃皓道:“請陛下放心,老僕一定把宮內所有人事,妥當安排。”
劉禪點了點頭,拿起一冊文書道:“汝看這個有沒有問題。”
黃皓接過文書一看,道:“陛下,你準備重用駙馬?”
劉禪道:“是的,董愛卿年紀有點大了,或許當不了幾年尚書令了,而諸葛思遠才三十多歲,吾讓他做尚書僕射,為將來接管尚書檯做準備,汝以為如何呢?”
黃皓想了想,道:“老僕認為,諸葛思遠年輕有為,可以把他培養成第二個陳奉宗。”
劉禪道:“聰明,吾也有此意。另外吾不僅要讓他做尚書僕射,還要做軍師將軍,汝知道為何嗎?因為他父親諸葛孔明是吾父皇的軍師將軍,所以他必是吾的軍師將軍,吾只要這麼一做,他就明白了。”
黃皓道:“陛下聖明,諸葛思遠定會繼承其父志向,鞠躬盡瘁,誓死報答皇恩。”
劉禪道:“好了,就這麼定了。你再看這個。”
黃皓再看一冊,道:“陛下,也打算重用樊建?”
劉禪道:“樊長元是尚書令董厥的義陽同鄉,在外能出使吳國,在內能處理政務,此人為人善良,又頗具雅興,我希望他能協助尚書令董厥和尚書僕射諸葛瞻。”
黃皓把文書還給劉禪,道:“老僕明白了,樊長元比董尚書令年輕幾歲,又比諸葛思遠年長,正好能做個過渡者。”
劉禪道:“明日,這文書就由汝來宣讀吧。”
黃皓道:“老僕遵令。”
劉禪道:“今日就先到這吧,扶我回寢宮休息。”於是劉禪結束了一天的工作。
此時,成都陳術家。
陳術走進陳壽的房間,見陳壽正在寫作,他從包裡拿出一罈酒,一塊肉,放在他旁邊。
陳壽一看有酒有肉,大喜,立刻停下筆來,道:“老同學,怎麼帶這麼好的酒肉來,你知道我饞這一口的。”
陳術見他開吃,道:“看你這吃相,我正準備誇你寫作用功,可你一見酒肉就忘形了!”
陳壽樂道:“哈哈,你是瞭解我的,最近有什麼新訊息嗎?”
陳術道:“你可知道王崇這個人。”
陳壽道:“知道,他也是譙先生的門生,是我倆的學長。”
陳術道:“他為東觀郎,負責掌典文獻古籍。我和他有一些交情,我想把你推薦給他,讓你和他一起在東觀任職。”
陳壽放下酒肉,疑惑道:“我去東觀,這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