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瞻道:“根據周朝的諡法:名與實爽曰繆,傷人蔽賢曰繆,蔽仁傷善曰繆。也就是說當盛名已經超過了實際,使國家丟掉一大片土地與臣民,使陛下的仁義與善德僅限蜀中一地,造成這樣的狀況,需要增加一個‘繆’字。”
眾人聽後皆困惑,文立道:“‘壯繆’二字連在一起,總覺得有些奇怪。”
程瓊道:“這算不算是一種惡諡。”
向充道:“如果是惡諡,那也不合適。”
不遠處的姜維發話道:“我看合適。”眾人皆看向姜維,姜維走了過來,繼續道:“‘壯繆’不算是惡諡,他是一種對於關羽生平功過的一種平諡。既然美諡得不到准許,那平諡自然就是陛下所想。”
樊建道:“我好像有些明白你的意思了,或許這真是陛下所想。”
見況,諸葛瞻道:“謝大將軍認可,那你認為這個諡號陛下最終可以准許否?”
姜維想了片刻,道:“我認為,陛下會准許。”
諸葛瞻道:“好,那就這麼定了,關羽的諡號就為‘壯繆’。”
於是無人再疑慮,尚書檯將關羽的追諡諡號定為:壯繆。
關羽諡號已定,眾人又接著修訂張飛、馬超、龐統和黃忠的諡號。
都安堰。
董厥、張紹及常勖繼續帶領軍士、工匠進行歲修。
此時一艘大船已準備完畢,董厥親自跳到船上,對船伕道:“船伕,你這船一次能乘多少人?”
船伕道:“將軍,這船一次能乘百人。但因需要運送榪槎等用具,所以一般只乘二十人左右。”
董厥道:“也對,船在江面上,人多不一定管用,還得靠配合,二十人也不少了。”只見他對著旁邊繼續道:“岸邊軍士、工匠速運榪槎上船,每船乘二十人,快!快!”
於是軍士、工匠開始運送榪槎上船。
這船忙完,後面一艘船繼續,張紹登上此船,如剛才案例進行指揮。
只見常勖準備登下一艘,董厥勸道:“常老弟,我命你在岸上指揮,不得上船。”
常勖心急道:“為何?你二位都上船了,為何偏偏讓我一個人留下!”
董厥道:“你要知道,若所有人都上船,那誰在岸上指揮呢,你要服從命令。”
常勖嘆了口氣,無奈道:“領命!”於是他繼續在岸邊指揮軍士、工匠登船。
很快,數艘船裝滿榪槎等工具,陸續往江中而去。
只見首船已遠離岸邊。
一位軍士對董厥道:“將軍,今日能把這榪槎安置好嗎?”
董厥看著他笑道:“當然,一定能。”他又對著全船人員道:“各位軍士、工匠和船伕,無論之前是否做過此工作,都要把自己當成能手、熟工,一定要帶上沉著、勇氣和必勝的信心。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把榪槎安置妥當,就一定能獲得最後的勝利,諸君有沒有信心!”
“有!”眾人道。“大聲一點,有沒有信心!”董厥強調道。“有!有!有!”眾人提高嗓門喊道。
“好,船伕划向合適處,其他人等聽候命令。”董厥道。
過了一陣,一位老工匠道:“位置到了,江嘴到了,位置到了,江嘴到了,快停下!”
於是董厥命令停船,看著江面,董厥對他道:“老師傅,是在這裡放置榪槎嗎?”
老工匠觀察水文,道:“錯不了,就是這裡,將軍就在這裡放置。”
董厥道:“好,我命令全船人員,開放榪槎!”於是全船人員開始行動。
按照老工匠的要求,第一個榪槎被小心翼翼,準確合理的放入水中。老工匠不斷喊道:“不要怕水,不要擔心,把榪槎扎入水中,扎穩就不會被水沖走!”董厥本人也親自拉住榪槎一腳,參與放置。
“嘿呀嘿!嘿呀嘿!”眾人高喊著,不久,終於將第一個榪槎成功放置。
老工匠激動道:“好了!第一個已經放好了!請各位看是否扎穩,如果不扎穩,江水就會把他沖走,各位的努力也就白費了,請認真檢查。”於是眾人一同檢查榪槎的三腳是否牢固。
這時,後面船上有人在喊:“董兄,我來了!董兄,我來了!”
董厥回頭一看,張紹的船已經靠近,董厥連忙喊道:“不要跑得太快,要撞到我船了。放慢速度,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