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四章 五將千古有嘆息

新一天,朝會。

黃門官將修改後的追諡表呈於皇帝面前。

劉禪一看,頻頻點頭,看來頗為滿意,又看著百官,道:“這個修改後的諡表用字準確,深得吾意,思遠啊,這是汝修訂的嗎?”

諸葛瞻出列,道:“陛下,是臣構思,尚書檯諸臣共同修訂而成。”

劉禪道:“很好,汝與令尊兩代人輔佐吾,一個在吾十七歲時開始輔佐,一個在自己十七歲時開始輔佐。兩代人都有個十七,真乃巧合,真乃天意,而今日又幫吾制定好了諡表,吾甚為滿意,特此批准!”

見皇帝快意決斷,諸葛瞻道:“臣諸葛瞻謝陛下!”

而尚書檯諸臣心中之疑慮也瞬間消散。

樊建道:“陛下,追諡之事,何時向全國臣民公佈。”

劉禪道:“明年擇日,下詔公佈。”

樊建道:“陛下聖明。”

此時,都安堰的大修進入到新一時期。

站在枯乾斷流的內江江道中,董厥望著不遠處擋住江水的榪槎,道:“這榪槎擋水快一個月了吧,果然牢固可靠!”

旁邊張紹道:“是啊,先人留下的方法,自然是最好的。”

董厥走到洩洪道,見常勖正在參與江道疏通,於是他也拿起工具,親自挖掘沙石,並對眾軍士、工匠道:“諸位一定要牢記‘深淘攤,低作堰。’六子箴言。只有深淘攤才能減少江道淤積,讓更多的水流入成都。只有低作堰,才能讓多出的洪水排入外江,使成都免於水患。一定要按照李冰留下的古法嚴格執行。”

常勖見他親自參與挖掘,道:“龔襲啊,你可真是老當益壯啊!”

董厥道:“那是,不然陛下為何會派我來呢。”

常勖放下手上工具,道:“真認為自己是鐵打的身體,不怕累壞了嗎?”

董厥道:“我為國家勞累幾十年都沒壞,區區這點小事就壞了?那就是笑話啦!就算是有些勞累,休息片刻就能恢復。”

常勖道:“那好吧,你是這裡最大的官,我就服你。”

董厥糾正道:“那你就說錯了,你是堰官,才是這裡最大的官,我只是尚書檯最大的官。”

常勖道:“你可真會說話,行吧,尚書檯最大的官,我更服你了。”

於是二人一起拿起工具疏通江道。

只見一車車泥沙卵石被運出道中,若站在不遠處的湔山上望著這裡,這裡就如螞蟻搬家一般忙碌。

張紹在灌口處工作,灌口較窄,這裡的江道底部會稍高一些,這樣可以攔住多餘的江水,但底部又不能太高,不然進入成都地區的江水又會不足,這樣會影響農田灌溉和成都百姓生活用水。且合適的水量流入成都,能使成都的水文發達,從而便於由水陸從成都通往東吳,方便商賈、遊客、兩國使者的來往。

當天快黑時,白天工作結束,眾軍士、工匠前去吃飯、休息,董厥和常勖坐在江嘴口,看著今日的成果,一陣感慨。

這時張紹走來,道:“你二位怎麼還坐在這裡,開飯了,開飯了。”

董厥道:“你帶著軍士、工匠先吃,我隨後就到。”

張紹不解,道:“你呀,怎麼老是這樣固執。”

董厥盯著他,道:“我固執了幾十年了,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自己吃就好了,回來給我帶兩個煎餅。”

張紹依然不理解,常勖站起來,走到他身前,道:“張兄,尚書令正在研究加固江嘴口的作業,他不會吃的,一會兒順手帶兩個餅給他就好了。”

張紹嘆了口氣,道:“行吧,你慢慢研究,加固嘴口的作業由晚班軍士負責,我等三人輪著上晚班,一會兒我來給你帶餅順便替下你。”他道後便和常勖離開了。

夜裡,晚班的數百名軍士、工匠來到江嘴口,繼續工作。

到了季漢景耀三年公元260年)春。

都安堰的歲修終於來到了尾聲。

董厥站在堰上,看著修繕好的江堰,道:“歲修就要結束了,等到放水的時候,就是我回成都覆命的時候。”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