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三章 從長計漢中治軍

見他還不明白,姜維道:“向尚書,你眼裡還有我這個大將軍嗎,我命令你,現在回尚書檯!”

向充這才道:“向充領命!”於是離開了。

向充離開後,姜維對劉璿道:“太子,我現在該走了。”

劉璿道:“其實我也很想隨大將軍去漢中,可是陛下不允許。”

姜維道:“你是太子,國之根本,身份尊貴,真的不合適上前線,還請回宮吧。伯約告辭了!”

劉璿嘆了口氣,道:“好吧,大將軍保重!”

姜維拜別後即上馬,全軍開赴漢中。

當姜維大軍走遠後,劉璿還久久站在那裡,太子僕蔣顯走了過來,勸他回宮。

劉璿這才緩緩回去。

吳國方面。

出使漢國的薛珝,回到吳國國都建業,此時吳宮朝堂之上。

薛珝道:“陛下,臣出使鄰國,得軍馬三千匹,皆為西部好馬,可壯大我國騎兵。”

孫休頗為滿意,道:“薛愛卿,這次出使鄰國辛苦了。除了購得軍馬,卿在鄰國有什麼新發現,可以詳細說來。”

薛珝道:“遵令。臣認為,鄰國時日不多了。鄰國皇帝太老,胸無大志,昏聵無能,只知鋪張浪費,不懂民間疾苦。現在鄰國內政統領者是諸葛瞻,雖說是諸葛亮之子,但二者相比,相差甚遠。他現在還在想辦法擴大自己的威望,善交浮誇,缺少實幹,又顯得非常自負,不具備經營國家之能力。臣在蜀中郊野詳細觀察,民弱窮困,面有菜色。臣聽說高堂之上的燕雀,母鳥餵養著小鳥,自覺生活安逸舒適。煙囪破裂,房屋燃燒起來,燕雀仍然怡然自得而不知禍事即將來臨,說的就是鄰國的現狀吧。”

朝堂眾人聽後為之唏噓。

孫休道:“看來這個鄰國確實靠不住,看來鄰國離亡國不遠了。丞相,卿如何看待此事?”

濮陽興道:“臣認為蜀乃弱國小國,遲早被魏國所滅,吳國君臣應該做好準備,若魏國大舉入蜀,我國也要興兵策應。”

孫休道:“丞相很有遠見。張愛卿,卿覺得魏國什麼時候會南下伐蜀?”

張佈道:“目前還不好說。如今我國與蜀國依然是盟國,如果魏國伐蜀,陛下還是可以先假意支援,戰事一開,坐觀成敗。”

孫休讚道:“好主意,就按卿說的辦。”

吳國朝堂之上,一時全研究起如何對付鄰國。

姜維大軍一路向北,當來到一個叫江由的地方,大軍停了下來,姜維見到了駐守這裡的守將馬邈。

說到馬邈,要說說馬家,也就是馬超家族。

馬超家族實在是太慘了,就如馬超臨終前上疏所言:‘臣的家族兩百多口人被曹操幾乎殺盡,只有堂弟馬岱,請讓他來繼承臣已衰微的宗廟祭祀,將他託付給陛下後,臣就無話可說了。’馬超死後,留下兩個孩子,兒子馬承繼承爵位,女兒許配給安平王劉理。

馬超之子馬承這個人沒有任何作為,馬超堂弟馬岱還不錯,多次跟隨諸葛亮北伐,諸葛亮病逝後,奉命斬殺魏延。官至平北將軍,陳倉侯。

而這個馬邈,屬於馬岱的後裔。

而馬家和姜維之間,其實還有點故事。

馬超在後漢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初,向張魯借兵會同韓遂率羌族、戎族進攻涼州祁山,擊敗了祁山守將姜敘,羌戎繼續進攻冀縣時,姜敘手下將軍姜囧為了保護姜敘,不幸戰死疆場。姜囧之子姜維,當時十二歲。同年,馬超被夏侯淵、張合二路大軍擊敗,姜維隨夏侯淵部收復涼州,少有功名。

這麼一看,馬家算是姜維的殺父仇人。但故事未盡,後來馬超投奔劉備,姜維投奔諸葛亮,二人又同為季漢效力,這又成了一樁奇事。

當然,姜維歸漢時,馬超已經去世好多年了,如今又過去三十餘年。姜維或許早就不計較這些事了,而馬家後裔馬邈是否計較,不得而知。

此時姜維和馬邈站在城關之上,姜維道:“馬將軍,江由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為從陰平到江由,有一條數百里的古道,名景谷。以前丞相在時,在道上設有關隘,後來丞相去世,國力減弱,關隘便被撤掉。所以敵人是有可能從景谷道殺來,不得不防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馬邈道:“大將軍,這事末將明白,確實要加強偵查敵情和防範敵人偷襲。”

姜維道:“我給你留三校軍隊約三千人,你以此嚴守江由。”

馬邈想了想,道:“三千人是否少了點?”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