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章 西北形勢聯羌胡

季漢景耀四年公元261年),為避免朝中可能出現的內部矛盾,大將軍姜維帶領四萬軍隊,離開成都,北上漢中。

姜維在漢中練兵之際,視察黃金、興勢、石門、漢城、樂城、陽安關口等重要圍城關隘,後決定在赤阪建立大營,駐軍於此。

姜維為何會選擇赤阪?

因為赤阪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他的東北是黃金,黃金之外是子午道的南口。他的西北是興勢與石門,興勢、石門之北是儻駱、褒斜二道的南口。也就是說,當姜維將軍隊駐於赤阪,可以同時防範與增援從子午道、儻駱道與褒斜道三路南犯之敵。

另有案例。在季漢建興八年,魏太和四年公元230年),魏國出兵南下,魏大司馬曹真由子午道進兵,大將軍司馬懿由漢水進兵,車騎將軍張合由褒斜道進兵,建威將軍郭淮由祁山道進兵,四路大軍齊頭並進,相約漢中會師。

為了對付多路魏軍,漢丞相諸葛亮立即加強漢中城固樂城)、赤阪的防禦力量。魏軍先鋒偏將軍夏侯霸來到興勢外圍的谷中下營,遭到漢軍攻擊,形勢不利,他親自在鹿角前指揮,直到援軍趕來,為其解圍。之後魏軍遭遇長達三十日的大雨,棧道斷絕,進兵艱難。就算勉強走出谷口,又會被漢軍攻擊,形勢對魏軍極為不利。魏帝曹叡見況勸其退兵,曹真大軍於是撤退。諸葛亮取得漢中防禦戰的勝利。

如此案例看來,當漢軍處於防禦階段時,把主力駐於赤阪,是非常合適的。

到了秋季,姜維站在赤阪大營的點將臺上,目視著數千士兵操練。

站在姜維旁邊的,包括督軍裴越、主簿李密、參軍來忠,牙門將軍趙廣等人。

姜維看著天空,道:“午時到了,結束操練,準備開飯!”

裴越道:“諾!”於是他前去傳達軍令。

李密走到姜維身前,道:“大將軍,漢中倉庫的糧食僅夠吃一個月,而成都方面的運輸隊還沒來。”

姜維疑惑,道:“夏季就應該送來,為何拖到秋季。”

李密道:“成都方面的意思是,成都多雨,籌運困難,還需時日。”

姜維道:“不至於吧,成都到漢中的運糧難道會比漢中翻越秦嶺、祁山更難嗎?你馬上派人再去成都,催促軍糧。”

李密道:“諾!”

李密離開後,趙廣走到姜維身邊,道:“大將軍,雖然你離開時,吩咐聖上讓尚書向充負責督辦軍糧,但向尚書只是一個尚書,此事還需要尚書令樊建的支援,怕是這裡出了問題。”

姜維看著趙廣,道:“我希望不是這樣,若真是這樣,那漢中的軍糧問題就不好辦了。”

來忠走來,道:“若是如此,又該如何是好?”

姜維想了片刻,道:“從今日起,漢中全軍節約糧食,每日兩餐改為一餐,定期犒勞將士,以此等待成都方面的支援。”

來忠、趙廣皆道:“領命!”

而此時,成都方面。

從漢中傳來的軍糧告急文書一個接一個,每天不停到達宮中。

然而,好像有人把這事給壓了下來,皇帝劉禪並不知情。

尚書檯,尚書向充又找到尚書僕射張紹詢問此事。

向充道:“張僕射,成都運往漢中前線的軍糧,遲遲不發,這是為何?現在已是秋季,若再不發,怕是前線將士無法過冬了。”

見他著急,張紹安慰道:“向老弟勿急,勿急嘛。你也看見了,成都這些日子一直在下雨,籌集糧食困難,而我日日催促,等收集好了就會馬上運往漢中。”

向充道:“那給個時限吧,三日內可以發出嗎?”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