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一退朝,劉禪便去往西河王宮。
到了午後,尚書檯。
諸葛瞻將幾位黃門侍郎叫來開會。
看著眼前的陳裕、費承、李驤、壽良四人,諸葛瞻道:“除了陳侍郎,其餘諸位都是我提拔起來的,所以心裡應該清楚,諸位即是陛下之官,也是我之下屬,都明白嗎?”
四人趕緊道:“明白,明白!”
諸葛瞻道:“以後傳達任何訊息或文書,是否應該首先向我通報。”
四人繼續道:“應該,應該!”
見四人有些緊張,諸葛瞻安慰道:“都放鬆一點,我諸葛思遠是很隨和的人,只是公事公辦,沒有他意。以後無論是邊關軍情,還是朝中訊息,任何事務及時通報於我就好了。我要為國家負責,為陛下負責,不然出了什麼意外或錯誤,誰也擔當不起,是不是?”
四人接著道:“那是,那是!”
諸葛瞻道:“行,都去忙吧。”於是四人離開。
諸葛瞻訓話黃門侍郎,被不遠處的向充看到,向充眉頭緊皺,心理有些波動,卻也無可奈何。
此時,尚書郎費恭走到諸葛瞻身前,道:“都護。”
諸葛瞻道:“什麼事?”
費恭道:“西河王病危,陛下通知皇親皆要去問候,你我是帝婿,也需要去。”
諸葛瞻點了點頭,道:“確實是,走吧。”
於是二人去往西河王宮。
話說劉琮生病後,皇帝劉禪又想起了擅長佔算之術的周巨,希望這位國師能出來作法,保佑劉琮儘快康復。只可惜周巨早已雲遊吳國,不知所蹤。無奈之下,劉禪讓黃皓尋找國中擅長巫術,懂得佔算的高人。黃皓派人打聽,終於打聽到在成都青羊肆有一位道家天師姓張,為五斗米教張道陵之後人。此人好神仙之術,懂長生之道,統領成都地區的道教教徒,擁有極高的聲望。黃皓派人兩次去請張天師入宮,卻一直未果。在皇帝的再三催促下,於是黃皓親自出馬,帶著旨意,前去青羊肆。
青羊肆,位於成都之西南。建於周朝,被稱之為‘川西第一道觀’,此時黃皓連同手下數人,進入青羊肆大門。
正殿中,此時張天師正帶領弟子誦讀《道德經》,聽說黃皓來了,於是迎接。
黃皓快步走到正殿,見到了站在殿中的張天師。
張天師道:“黃常侍,貧道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黃皓道:“哪裡話,張天師近來可好。”
張天師道:“託陛下之福,一切還好。”
黃皓道:“把東西都帶上來。”於是十餘名宦官進殿,他們手捧金銀錢財,數量驚人。
張天師一看這陣勢,驚訝道:“黃常侍,你這是?”
黃皓道“張天師接詔。”張天師於是與眾弟子下跪。
皇帝下詔封張天師為太卜,為天子決定諸疑,觀國家之吉凶。
張天師領詔謝恩後,黃皓接著道:“聽說你道觀幾十年未有修繕,這些都是陛下的賞賜,請用於修繕吧。”
張天師於是呼喚弟子收下錢財,道:“黃常侍,請問陛下需要貧道做些什麼呢?”
黃皓道:“陛下三子西河王病了,天師馬上隨我入宮,為西河王作法續命。”
張天師不敢猶豫,道:“貧道遵命!我現在去收拾用具,馬上過來,還請黃常侍領路!”
黃皓道:“好,我就在這殿中等你。”
張天師整理片刻後,便隨黃皓入宮。
此時,西河王宮。
劉禪的兩位女婿,諸葛瞻和費恭已經進入宮門。
費恭停下腳步,道:“對了都護,我還沒問過你,如今大將軍不在成都,你心情是否會好一些。”
諸葛瞻道:“心情不好說,或許掌管國事容易了些。”
費恭道:“也是,現在國家政務皆由都護裁決,是容易了許多。”
諸葛瞻糾正道:“此言差矣,國家政務皆由陛下裁決,我只是提議。走吧,趕緊進堂中。”
此時後堂寢房中,御醫正給劉琮把脈,完畢,走到劉禪身前,劉禪道:“吾三子怎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