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百官,劉禪道:“尚書令。”
董厥出列,道:“臣在!”
劉禪道:“吳國的使者,到底走到哪兒了?”
董厥想了片刻,道:“陛下,這次吳國使者很奇怪,到了巴東後去了巴西,之後又去了廣漢,現在應該在來成都的路上。”
劉禪極為不悅,道:“這些使者,到底是來幹什麼的。”
見皇帝生氣,董厥道:“吳國的特點就是這樣,我國想與其聯盟,他卻想著探查鄰國國情。這些吳國君臣不能全信,絕對不可以。”
樊建出列,道:“陛下,關於求馬的事,鄰國要求三千匹,這可不是小數字。”
劉禪看著姜維,道:“姜愛卿,卿負責都督全國軍馬,軍馬準備的如何了呢?”
姜維走出,道:“陛下,臣準備了戎馬一千匹,田馬一千匹,駑馬一千匹,共計三千匹。”
劉禪感到困惑,道:“這樣安排,吳人是否會不滿。”
姜維道:“陛下,這樣安排是合理的,我國戎馬一共才萬匹,分三千匹給鄰國,那就是三分之一,那也太多了。而且吳人就是分再多好馬給他,他心裡也會不滿,也非誠意感謝,與其這樣不如合理安排更好。”
劉禪道:“還能再多一點戎馬嗎,比如二千匹。”
見姜維有些為難,諸葛瞻出列,道:“陛下,國內的戎馬確實有限,而大將軍兼任涼州刺史,何不去往汶山、陰平邊境一代,聯絡羌胡而求胡馬千匹,充實戎馬,為國分憂。”
劉禪驚喜,道:“胡馬也算是好馬呀,既然大將軍捨不得自己的寶貝,那就去汶山找王太守籌胡馬,這樣也是合適的!”
姜維道:“這樣看似合適,只怕時間來不及了。”
劉禪道:“來不及?”
姜維道:“等臣求胡馬歸來,吳國使者怕早已離開成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董厥道:“大將軍,吳國使者離開巴西后去了廣漢,再來成都,等到他離開成都,已經是明年的事了。大將軍來往一次,應該來得及的。我讓尚書向充為你準備必備的錢糧和蜀中特產,用於籌集胡馬而用。”
樊建道:“我看也可以,大將軍就不要推辭了,儘早出發,國事為重。”
見皇帝和尚書檯眾人是這個態度,姜維一下明白,原來他們是在為諸葛瞻接待吳國使者做準備,而自己成了被排擠的物件。
見成了這樣,姜維只好道:“那好吧,臣願意去汶山求胡馬。臣與李密、來忠、趙廣等部將一同前去,可讓督軍裴越、張翼、廖化、宗預等將軍代理成都軍務。”
劉禪道:“妥,就這麼辦!”
見姜維退回,劉禪看著百官,道:“還有事要奏嗎?”
太子劉璿看了眼諸葛瞻,諸葛瞻卻沒任何行動,見他這樣,劉璿感到無奈。
退朝後,劉璿把諸葛瞻請到東宮。
劉璿道:“思遠,剛才上朝,你沒有提那事?”
諸葛瞻為難道:“殿下,那事不好說。”
劉璿道:“怎麼不好說?”
諸葛瞻道:“我的下屬、同僚,沒一個人支援此事,所以此事我確實不能提議。”
劉璿皺眉道:“和吾猜的一樣,確實缺少支援。若貿然提議怕驚動陛下,也不一定是好事。”
諸葛瞻道:“史上有很多難解之迷,如徐福東渡,老子出關,霸王尋短,西子生死。費大將軍的死,或許就像古人那般,真相將淹沒於歷史長河。”
劉璿點了點頭,道:“什麼是真相,或許就只有歷史才能知道了。不過提出讓姜伯約去汶山求馬,這是你的主意嗎?”
諸葛瞻道:“這是我與尚書檯同僚商議後決定的,畢竟馬上就是新年了,我要統領朝政和接待鄰國使者,所以就讓姜伯約忙自己的去吧。”
稍晚,諸葛瞻告辭太子,回了尚書檯。
費禕到底是誰所殺,或成千古之謎。諸葛瞻即將上位,統領朝政。那麼之後又將發生哪些事,請看下一章:歲首會諸葛統政。
喜歡存亡之秋請大家收藏:()存亡之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