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赤阪大營。
督軍裴越走進中軍營帳,道:“大將軍,收到兩個訊息。”
見他喘氣,姜維道:“不急,慢慢說來。”
停頓片刻,裴越道:“涼州羌王姚柯回,願意出兵萬人配合漢軍進攻冀縣。河西鮮卑人禿髮樹機能,願意帶兩萬精銳協助大將軍進攻狄道。”
姜維走到地圖前一看,道:“姚柯回在東,禿髮樹機能在西,而漢軍在南,三面進攻駐紮在隴西一帶的鄧艾主力,若事成則隴山以西將一舉搞定。”
裴越道:“是的大將軍,無論是兵力還是戰術,三路進攻鄧艾都是非常可行的。”
姜維又看著他,道:“你不是還有一個訊息嗎?”
裴越道:“差點忘了,成都方面的糧餉已經運往漢中。”
姜維大悅道:“太好了,今年大軍的補給有著落了,對了,是哪位將軍負責督運。”
裴越道:“尚書向充與步兵校尉習隆。”
姜維點頭道:“這二人是可靠的,不久二人將會與諸位相見了。”
李密走來,道:“大將軍,今日兩件事都值得高興,但也暗藏玄機。”
姜維盯著他,道:“此話怎講?”
李密道:“據情報,鄧艾加強了羌、胡的管制,魏廷派出護羌校尉監視各部羌、之前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派遣刺客韓龍將鮮卑軻比能刺死後,鮮卑部落離散,實力大減。現在禿髮、乞伏二部活躍於西部地區,但因實力有限,對魏廷構不成威脅。我敢斷言,羌王姚柯回也好,鮮卑禿髮樹機能也好,是否真心聯絡我國還有待進核實。就是真心聯合,與漢軍三路進兵,也不一定吃得下鄧艾。”
姜維聽後表情沉重,道:“你說得也有道理,所以我一直在思索這些問題,沒有上表北伐。”
李密道:“另外向充、習隆率糧草隊北上漢中是好事,但是這樣造成大將軍在國內更勢單力薄。宮中黃皓、尚書檯諸葛瞻、老將張翼、廖化,光祿大夫譙周等輩,會給你帶來更多麻煩。也就只有陛下保你,讓你主持漢中軍事。”
姜維緩緩坐下,道:“是啊,現在的情況確實不同以往。但只要陛下信任我,其他人的進言便不會起任何作用。”
於是姜維、裴越、李密等人繼續研究軍事,分析今年的禦敵政策。
一日,皇帝寢宮。
劉禪召見尚書令樊建和輔國大將軍董厥,而秘書令郤正也在。
樊建和董厥站在皇帝身前,劉禪道:“軍糧軍餉都發往漢中了吧。”
樊建道:“陛下,三日前已經發出。”
劉禪道:“那就好,總算辦妥了。”
董厥道:“這次動用了國庫與宮庫的錢糧,最多就只能支援大將軍這一年的需求。若今年依然無任何機會,或許就該考慮讓大將軍班師回京了。”
劉禪道:“國家現在百姓少而官吏多,還養十萬兵,確實開支較大。但這事現在說還尚早,等到年底再說吧。”
董厥道:“遵命!”
劉禪道:“對了,吾聽說前幾日光祿大夫譙周在東觀舉行師友會,二位愛卿知道此事嗎?”
樊建道:“是的陛下,確有此事。譙大夫召集一些蜀中學子在東觀舉行蜀人師友會。”
劉禪想了片刻,道:“蜀人師友會?吾輩都是荊州人,譙大夫不通知吾輩也是正常。但是別忘了,無論是荊州人、蜀人還是涼州人,都是漢人,是漢人就要同心協力,不能離心離德。若非如此,等大敵來臨之際,一切都完了。”
董厥道:“陛下說得在理。所以之前提拔大量蜀人為縣令、郡守,而都護又提拔蜀人為黃門侍郎。”
劉禪起身,道:“要不去東觀看看,好久沒去了,一起去領略五經的風采。”
樊建道:“陛下,現在就去嗎?那邊好像沒什麼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