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道:“原來如此,我馬上就要上前線了,怕是很難再見面了。”
郤正感慨一聲,道:“怎麼感覺像永別,擔心自己回不來了嗎!”
姜維笑了笑,拍了拍郤正胳膊,道:“放心吧,魏軍殺不死我。我雖然已經六十出頭,但我身披戰甲,手使兵刃,可戰於百萬軍中。不滅鄧艾,我誓不歸來!”
見郤正流淚,姜維道:“你這是怎麼了,像個婦人,我真沒事。對了,你為我送行,我送你一個禮物吧。”姜維從口袋中拿出一個書卷,遞到郤正面前,道:“我寫的《蒲元傳》,就送給你了。另外還有一事要勞煩你,我孩子還小,你要幫我照看一下。他或許武功達不到我的高度,但若能多讀書,將來報效國家總是可行的,你說是不是呀!”
郤正擦著眼淚,收下書卷,道:“伯約,禮物我收下,我也答應幫你照看你兒子。”
姜維道:“謝謝令先。”
這時有人趕來,眾人一看,是陳壽。
陳壽趕到姜維身前,道:“黃門侍郎陳壽拜見大將軍!”
姜維道:“陳承祚,現在不是衛將軍主簿了?”
陳壽道:“已經不是了。”
姜維道:“這黃門侍郎是宮中的重要職務,恭喜你啊,你找我有何事?”
陳壽道:“大將軍,以前有幸隨李主簿到過你家,昨日他說你今日要走,所以我趕到北門與你辭別。另外我還有一些話,想對你說。”
姜維笑了笑,道:“我都是要走的人了,有什麼話你直說。”
陳壽道:“大將軍為國效力三十餘年,不僅是陛下最信賴之臣子,也是國家最傑出的將軍。但人的文韜武略往往要受制於國力。我國只是一個西陲小國,當中原大國沒有發生動亂之時,便很難完成這般宏偉的事業。所以承祚希望大將軍多多珍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見陳壽這麼說,姜維道:“譙先生的高徒,確實不簡單。我還記得你送我的詩,《七里香草》:‘非是草不香,羈旅在他鄉。相思南北國,萬水千山長。花兒凋謝日,卿家不哀傷?’將來你是不是可以寫一部史書啊,我很看好你呢!”姜維道後躍馬而起,持槍北望,這般氣宇,好似瞬間回到二十七歲模樣。姜維看著李密道:“是時候了,出發!”姜維又回頭向郤正、陳壽比出告辭的手勢,郤正、陳壽亦如此。
於是姜維,再次踏上了前線。
郤正、陳壽返回城中。
走在路上,郤正看著陳壽,道:“承祚,你今日不在宮中,跑來給大將軍送行,不怕得罪尚書令與黃皓嗎?”
陳壽道:“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我只要認為自己做得對,就不怕別人怎麼看。”
郤正道:“那不行,你回去告訴尚書令,就說是我郤令先讓你來的。至於黃皓,我來周旋。”
陳壽道:“謝郤先生。”於是二人返回宮中。
數日之後,姜維一行人,回到漢中。
漢中,赤阪大營。
姜維召集大小軍官,商討北伐事宜。
見眾將就位,姜維道:“我得到陛下詔令,時隔四年,漢軍將開啟新的北伐。”
眾將士高呼道:“北伐!北伐!北伐!北伐!”
姜維示意眾將安靜,指著地圖,道:“這次我率軍四萬,目的地是隴山以西諸郡縣,也就是魏將鄧艾所部。根據軍情,鄧艾的兵力與我軍幾乎一樣。但是他的問題是他需要把兵力分散到各郡縣、關隘,這樣才能防守廣大的隴西地區。但又因他分散部署,使得他每一處的兵力都有所不足。而我數萬人進攻一處,他兵力不足必然守不住。當我軍突破祁山,往東可以進攻上邽,往西可以進攻狄道,往北可以進攻冀縣,他處處防備,處處困難,我軍將掌握戰場主動。”
裴越道:“大將軍,這一仗到底怎麼打,你來個痛快的。”
姜維道:“好!我軍從正面突破祁山堡,進攻隴西地區的這條行軍路線,雖然獲勝機會很大,但損失也不小。而我的想法是,先率軍到達武都、建威,做出進攻祁山堡的企圖,吸引鄧艾主力。然後大軍出麴山,快速進軍洮陽、侯和,從而北上狄道。當我軍到達狄道,便有羌、胡接應。這樣我軍便可在金城、隴西之間,與鄧艾展開決戰。若能一舉擊敗鄧艾主力,那麼金城、隴西、南安、天水等郡將全部收復,整個隴山以西將為我國所有。”
趙廣道:“那這次幾乎與當年大敗王經的路線一致。”
來忠道:“若用計謀迅速擊敗魏國主力,佔領隴西廣大地區,等關中司馬望再來增援也毫無辦法了。”
李密看著地圖,道:“大將軍,可是若鄧艾識破計謀,未將主力增援祁山,而是放於狄道,又該如何是好?”
姜維道:“若鄧艾沒中計,那麼我軍很有可能在麴山、洮陽附近提前與鄧艾主力進行決戰。”
劉林道:“若是如此,我軍有幾成把握擊敗鄧艾。”
姜維道:“鄧艾老謀深算,定會死守洮陽,等待援軍,等援軍到來再與我軍決戰。我估計,我軍與鄧艾的勝負可能各佔五成。”
裴越道:“有沒有戰平的可能。我軍即吃不下鄧艾,鄧艾也不能擊敗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