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壽緩了緩,用袖口抹了抹臉角,道:“好吧,那都說說看,今後我該怎麼辦。”
郤正看了眼王崇,對陳壽道:“承祚,你今日得罪了黃皓,雖有尚書令為你解圍,但那也只是一時,無法長久,宮中是不能待了,甚至要考慮離開成都,已避免造成更大的麻煩。”
陳壽道:“那先生的意思是,讓我回巴西老家。”
郤正道:“怎麼,你不願意?”
陳壽道:“我現在回去,有何面目見家人。而且我告訴家人我會在成都獲得成功,然後把家人接到成都享福。可我就這麼回去,那與失敗又有何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見陳壽不願意,王崇道:“不是讓你回去種地,而是暫避鋒芒,等將來情況有變,你再回來。你也不看黃皓都多老了,他耗得過你嗎?”
陳壽想了想,道:“我才三十,黃皓年過半百,他肯定是耗不過我的。”
王崇道:“這就對了。”
陳壽又一想,道:“可是我若回去,我的官職怎麼辦?等我回來之後還能做黃門侍郎嗎?”
正是這時,有敲門聲,陳壽走出堂中,開門一看,來者是尚書令樊建和壽良。
陳壽驚訝道:“尚書令,文淑,你二位怎麼來了。”
見陳壽堵在門口,壽良道:“還不快請尚書令進屋說話,站在門口怎麼說。”
陳壽這才反應過來,請二人入堂。
二人進入後見到了郤正和王崇,互相致敬。
樊建坐下後,道:“看來諸位對陳承祚都很關心,那就直接轉入正題。把承祚從宮中接出後,我感覺這事比較複雜,於是前去太學請教光祿大夫譙先生,譙先生知道此事後給我提了建議,我覺得很好,便與壽文淑一同前來。”
陳壽道:“什麼建議,請尚書令直言相告。”
樊建道:“明日開始,你不再去尚書檯,而是到太學,譙大夫會給你安排公務。”
陳壽道:“讓我去太學?那我的官職呢,會改為五經博士嗎?”
樊建道:“你的官職今年不變,明年是否改變,我需考慮後再決定。”
郤正看著陳壽,道:“這是很好的建議,你不想回老家,也不能出入禁中,就先到譙大夫那邊,這樣會安全許多,至少黃皓不敢輕易對太學下手。”
王崇道:“是啊,若你回東觀,便是一種退步,不如去太學做一名學官,便也是學有所用。”
壽良道:“等過些日,情況好轉,再調整你的職務與公務,並不是讓你長久留於太學。”
眾人一番勸導後,陳壽即表態願意去太學。
第二日,洛陽。
鍾毓在離開洛陽去荊州赴任前,來到大將軍府,向司馬昭辭行。
見到司馬昭,又見鍾會此時並不在這裡,鍾毓於是道:“大都督,我今日將前往荊州,臨走時還有一些話,不知該講不該講。”
司馬昭邀其入座,笑道:“稚叔,司馬家與鍾家是世交,有什麼話不好講的,請講。”
鍾毓坐下後,緩緩道:“大都督,我弟才智過人,但好玩弄權術,恐野心不小,不可不提防。”
司馬昭哈哈大笑,道:“士季人稱再世張良,兩次幫助朝廷平定淮南,謀略之術可謂全國第一。”
“只是..”鍾毓欲言,司馬昭止住道:“我理解你的意思,若將來他犯罪,又無法得到約束,我只治他之罪而不累及鍾氏一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