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下詔道:“羅憲忠烈果毅,有才策器幹,可給鼓吹。”又賜他山玄玉佩劍。羅憲讓妻子和兒子居住在洛陽,司馬炎任命羅憲之子羅襲為給事中。
泰始三年267年),冬,羅憲入朝,進位冠軍將軍、假節。
泰始四年268年),三月,羅憲跟隨晉帝司馬炎在華林園侍宴。
司馬炎道:“羅愛卿,蜀大臣子弟,可有適宜可用之人。”
羅憲思索片刻,於是起身拜道:“臣憲願斗膽相薦。”
司馬炎道:“好,愛卿入座,請講。”
羅憲道:“蜀郡人常忌、杜軫、壽良,巴西人陳壽,南郡人高軌,南陽人呂雅、許國,江夏人費恭,琅琊人諸葛京,汝南人陳裕,此皆蜀之良才,推薦於陛下。”
司馬炎樂道:“擇日召見,皆敘用之。”
羅憲道:“羅憲拜謝陛下!”
司馬炎問起如果平定吳地,羅憲表示自己會根據形勢,給與征伐吳地的計策。
之後羅憲返回治所,出兵攻取了吳地的巫城,然後正式上表,對晉廷獻上徵吳之計。
羅憲正直而嚴肅坦蕩,以禮相待士人,輕財仗義並樂善好施,不積蓄家產。
“蜀之自貢”羅憲,於泰始六年270年),卒於任上,終年五十三歲。
朝廷追封他為安南將軍,賜諡號為烈侯。羅憲之子羅襲以凌江將軍的身份,統領羅憲舊部,官至廣漢太守。
羅憲之侄羅尚,為西晉風雲人物,參與晉滅吳之戰,又率軍入蜀作戰、官至散騎常侍、都督梁、益二州軍事,進封夷陵侯。
羅憲之參軍楊宗,官至武陵太守。毛楚,官至牂柯太守。
另一方面。
霍弋,這位季漢的安南將軍,曹魏的南中都督,長期鎮守在中華版圖之南中地區。
吳永安六年263年),吳國的交趾太守孫諝暴虐治境,遭到郡吏呂興擊殺,呂興於是控制交趾郡,同一時刻,九真、日南二郡也有人響應起事,反叛東吳,先後投降魏國。
呂興遣使南中,向南中都督霍弋請求庇護。霍弋得到請求,上表朝廷。
魏廷下詔以呂興為使持節、都督交州諸軍事、南中大將軍,封安定縣侯。以霍弋為南中監軍、交州刺史,由霍弋總負責援助交州事務。
得到詔令,交州刺史霍弋立即以建寧人爨谷為交趾太守,由爨谷率董元、毛炅、孟幹、孟通、爨能、李松、王素等出兵援助呂興。
援兵未至,呂興被同郡功曹李統又作王統)所殺。
交趾太守爨谷到達交趾不久便因病去世。
霍弋舉薦巴西人馬融為第二位交趾太守。馬融的父親是蜀漢庲降都督、鎮南大將軍馬忠。因馬忠處事得體,所以馬忠家族深得南中當地人的愛戴。
馬融到達交趾,很快把當地穩定下來。
不久,馬融因病去世。
霍弋舉薦犍為人楊稷為第三位交趾太守。
此時已晉代魏室。
晉軍平定交址、九真,幾乎平定日南。
晉廷以楊稷為綏遠將軍,董元、毛炅等牙門將為雜號將軍,均封為侯。交州刺史霍弋也功封列侯。
楊稷率軍與吳交州刺史劉俊、前部督修則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