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儀道:“有何不可!家父乃虎將,在武皇帝時便為先鋒,他的兒子同樣是虎將,便可在鍾元帥伐蜀時為先鋒!”
鍾會道:“果然是虎將之後,那若你不能完成使命又如何?”
許儀道:“若末將有辱使命,元帥可治末將之罪!”
鍾會道:“好!我現在命你為全軍先鋒,率一軍先行,開山修路,遇水搭橋,擊破蜀兵,為全軍搶佔漢中南口!”
許儀道:“許儀領命!”
鍾會道:“參軍羊琇!”
羊琇出列,道:“末將在!”
鍾會道:“你馬上派人去魏興郡,命令魏興太守劉欽,率一軍由子午道立即西進,為全軍搶佔子午道南口,並做好準備與主力會師。”
羊琇道:“諾!”
鍾會道:“將軍李輔!”
李輔出列道:“末將在!”
鍾會道:“你率本部,走褒斜道,搶佔南口之褒谷口。”
李輔道:“遵命!”
鍾會道:“軍司衛瓘!”
衛瓘出列道:“末將在!”
鍾會道:“你部隨李輔將軍同走褒斜道!”
衛瓘道:“諾!”
鍾會注視全軍將士,揮手道:“全軍出發!”
於是東路軍方面,鍾會指揮十幾萬大軍,由駱穀道、子午道和褒斜道三道出兵。加上西路軍鄧艾部由狄道南下沓中,中路軍諸葛緒部由祁山道南下陰平橋頭,曹魏約二十萬大軍共五道同時伐蜀,魏與蜀之全面戰爭,正式爆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季漢方面。
曹魏正式出兵的軍情,不斷傳向漢中。
此時漢中地區的漢軍人數約兩萬,而援軍卻遲遲未來。
漢中諸將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如何應敵。
此時,陽安關口關中都督府。
關中都督傅僉看著地圖,道:“根據軍情,敵將鍾會率關中軍走褒斜與駱谷二道南下漢中,另外敵將劉欽,從荊州方向走子午道西上,可謂三路大軍進犯漢中。”
漢城護軍蔣斌道:“如今漢中全軍不過兩萬,又分散在諸城,而敵人人數超過十萬,敵眾我寡,形勢對我非常不利。”
傅僉道:“我馬上派人前往沓中,請大將軍立即回師。且再派人到成都,催促朝廷儘快出兵援助。”
樂城監軍王含道:“只怕遠水不救近火。無論大將軍還是朝廷援軍,在一個月內都無法趕到漢中,而敵先鋒此時已逼近秦嶺,十日內便將踏進我國國土。這樣的情況,我漢中軍必須馬上做出迎敵準備,且抵擋敵軍一至二個月,才能迎來轉機。”
傅僉道:“大將軍之前已有部署,若敵來犯,收縮兵力,斂兵聚谷,使敵無法佔據平地,所以我軍需堅守各自城關,以此抵禦敵軍。”
黃金圍督柳隱道:“當敵軍攻關不克,又得不到糧草補給,千里縣糧,便會疲乏。等援軍到來,敵人稍退之際,我軍再全線出擊,便能破十萬之敵。”
傅僉道:“現在依照大將軍部署,諸將赴各城關,全力對抗魏軍。”
會議完畢,漢中諸將軍即刻返回各自城關、要道,做好應敵準備。
魏國西路軍方面,鄧艾離開狄道南下的第一個夜晚。
夜裡鄧艾做夢,夢見自己登上高山,望著漢中,忽見腳下迸出泉水,水勢上湧,越發危險。於是被驚醒,渾身汗流,便坐起思考,他知殄虜護軍爰邵通曉《周易》,於是叫來。
鄧艾將夢境告知爰邵,請解其夢。爰邵道:“按照《易經》的卦理,山上有水為《蹇》卦。《蹇》之卦理道:‘利西南,不利東北。’孔子則曰:‘蹇利西南,往有功也;不利東北,其道窮也。’其意思是,將軍這次伐蜀必能成功,但恐怕將軍你本人不會回來了。”
鄧艾聽解夢之論,頗為不樂,便讓爰邵離開,自己則坐在床邊,陷入深思,直至天明。
鄧艾南下的訊息,很快傳到沓中。
姜維命令沓中將士嚴陣以待,準備和鄧艾大幹一場,而此次相遇,便是姜維與鄧艾的第六次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