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章 鄧艾鍾會謀計策

鄧忠道:“父親,今日鍾會聽過父親計謀,感覺他並不太認可。”

鄧艾道:“鍾會長於謀略,所以在淮南屢立功勳。然而內戰與外戰有所不同,內戰是門派更迭之鬥,外戰是國家存亡之博,所以外戰比內戰更難。而鍾會已在漢中揚威,即使班師,只要能守住漢中,亦能得到封賞,所以他不願冒險。而我功勞不如鍾會,若此時停下征伐,將無寸功。之後下場會如何,或被鍾會統領,成其麾下卒。或被調回朝廷,另任閒職。所以若要掌握命運,就必須冒險,沒有退路可言。”

鄧忠道:“兒明白也,等回到橋頭,整頓三萬將士,偷渡陰平,奇襲江由。”

鄧艾道:“很好。”

鄧忠道:“那父親認為此役勝算幾何?”

鄧艾堅定地看著他,道:“大魏必勝,蜀必敗!”

於是鄧艾、鄧忠等徹夜趕路,返回陰平橋頭。

鄧艾來到白水,與鍾會召開軍事會議之事,不久被姜維得知。

姜維太瞭解鄧艾,他知鍾會在劍閣受阻,鄧艾一定會穩不住,鄧艾會讓鍾會在劍閣牽制自己,然後鄧艾本人率軍偷渡陰平,出其不意進攻江由縣。由於姜維肩負守衛劍閣之重任,無力分兵江由,於是他上疏皇帝,請求派一軍增援江由,另外讓江由守將馬邈率三校將士堅守險要,以防魏軍來犯。

幾日後,姜維的上疏到達成都。

皇帝劉禪召開朝會,商討增援一事。

劉禪道:“大將軍要求增兵江由,以應對魏賊鄧艾走陰平道南下之偷襲,此事眾卿以為如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尚書令樊建出列,道:“陛下,魏賊勢眾,吞漢之心已久。之前張、廖、董三位將軍增援前線,與大將軍合兵劍閣,已阻擋魏賊鍾會之進犯。而大將軍考慮讓成都再派兵增援江由,是對形勢之變化後做出的正確請願。所以臣以為,應依大將軍之意,早派一軍前往江由。”

樊建歸位後,太子劉璿道:“父皇,魏賊二十萬進犯我國,臣兒願率軍前往江由,保衛北境。”

劉禪聽後揮了揮手,示意退下,劉璿只好退回。

見階下眾臣皆沉默,劉禪有些穩不住了,盯著一人,道:“思遠,事到如今,吾想聽卿之看法。”

諸葛瞻出列,道:“陛下,既然大將軍之意是增援前線,臣亦贊同。”

劉禪道:“那卿認為應派哪位將軍前往?”

諸葛瞻想了想,道:“宗預將軍病了,不能上朝,怕不能領軍。樊尚書令要負責尚書檯事務與聯絡吳國,不能分身。右將軍閻宇,遠在巴東,亦無法速行。所以一時,國內未有最好之人選。”

劉禪指著他,道:“乃卿也!卿為行都護衛將軍,掌管國之羽林軍,此時應以國事為重,親自北上,對抗強賊。若再不能齊心,怕是烽火連月,國家毀敗,玉石俱焚!””

見老皇帝激動,點名要讓自己去,諸葛瞻這才堅定道:“陛下,君讓臣去,臣必去。臣願率羽林軍,前往江由,阻擋魏賊。若不能擊敗鄧艾,臣至死不歸。”

劉禪道:“這就對了,吾即下令,調動成都所有羽林軍,由卿節制。若嫌人少,可將大赦後之國家囚犯、城中雜役、工匠等悉數編入,籌集萬眾,前往江由。”

諸葛瞻道:“謝陛下。”

樊建道:“陛下,諸葛都護初次領兵,可遣幾位將軍與之前往,出謀劃策,對抗強賊。”

劉禪道:“也好,諸葛愛卿,卿打算帶哪些將軍一同前去。”

諸葛瞻思索片刻,道:“尚書張遵、尚書郎黃崇、都督李球、漢壽亭侯關彝、及吾子諸葛尚。”

劉禪道:“皆可,只是關侯生病,居於宅中,怕是難行。”

諸葛瞻道:“關侯若不行,亦足以。臣一定殲滅來犯之敵,不負陛下與國家所託。”

劉禪道:“好,下朝之後,卿立即前往整軍,二日後誓師大會,吾要親自為卿壯行!”

諸葛瞻道:“謝陛下!”

於是今日朝會,收到姜維要求增援江由請求後,皇帝劉禪當即命令由行都護衛將軍諸葛瞻統軍前往。

曹魏方面,魏將鄧艾與鍾會召開軍事會議,明確下一階段作戰問題。計劃由鄧艾率魏西路軍偷渡陰平,攻取江由,鍾會則留在劍閣牽制姜維主力,另派田章繞道劍閣西,阻擋姜維可能向江由方向的增援。季漢方面,姜維察覺鄧艾企圖後,即刻上疏朝廷,請求增援,得到皇帝採納,由諸葛瞻領兵北上。在這樣的軍事變化下,又將發生哪些事,請看下一章:鄧士載偷渡陰平。

喜歡存亡之秋請大家收藏:()存亡之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