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國公見對方不通融,只得鐵青著臉起身。
懿旨到府的時間卡得剛剛好,從他下朝到顧錦寧回府,他根本沒有時間求助斡旋。
若能寬限幾個時辰,倒還能找到辦法解難。
他一時想不出法子轉圜,又不願鬆口讓宮人帶女兒走。
知道他在拖延時間,傳旨太監面色也有些不悅。
當顧錦寧回到國公府時,看到的正是此般僵持的情景。
見她進來,眾人臉色皆變了變,顧國公神態愈沉。
太監則是心頭一鬆,又揚聲宣讀了一遍懿旨。
顧錦寧聽得仔細,懿旨是皇后下的。
說玥貴妃有恙,太醫不便探診,據聞顧國公府的小姐身懷岐黃之術,故而召顧錦寧入宮相治。
話說得冠冕堂皇,細想下卻漏洞百出。後宮嬪妃若有疾,向來都是太醫診治。
即使遇到不便的千金症,也會召固定的民間醫女入宮,斷不會召一個傳聞中的“神醫女”,更何況對方還是朱門貴女。
事出反常必有妖,顧錦寧心內冷笑,面上卻恭順地領旨謝恩。
傳旨太監見她知禮,滿意地說道:“顧小姐,您這就隨咱家進宮吧?”
顧國公剛想開口阻攔,顧錦寧忙拽住,對他搖了搖頭。
她轉而看向傳旨太監,赧笑開口:“可否勞駕公公,先在這兒喝茶等候片刻,容小女與父親說幾句話,小女第一次獨自入宮,唯恐不知禮衝撞到貴人,還得再去換身衣裳。”
說罷,顧錦寧又看了看身上的青衿,歉然福了福。
傳旨太監只覺著這小姑娘比顧國公識時務,心裡也熨帖了些,便笑道:“顧小姐年紀輕輕就如此識大體,真是國公爺的福氣啊!長輩囑咐幾句也是應當的,咱家就去外面等著罷,顧小姐切莫誤了時辰。”
“定不會耽擱太久,多謝公公通融。”顧錦寧忙應道。
待太監出去,顧錦寧便對顧國公道:“父親,女兒知道您的心意,只是既已無餘地,女兒此番必須入宮,您就莫再憂慮了。眼下時間緊迫,您先跟我講講玥貴妃的情況,她經常生病嗎?”
“這……似乎是不常聽起。”顧國公蹙眉,斟酌道。
前朝大臣極難知曉妃嬪之事,顧錦寧瞭然,便又問道:“那近日宮裡可有貴妃娘娘生病的傳言?”
看到女兒持重鎮定,顧國公也知當下擔憂也無用,便迅速說道:“前幾日確實聽右相大人說起過,還召了太醫,但具體情況,恐怕惟有後宮之人最清楚。”
顧錦寧默然不語。
“玥貴妃頗得聖寵,為父擔心,你會被為難......入宮後,你且謹慎行事,一切以安危為重。”顧國公慮色凝重。
顧錦寧從沉思中回神,說道:“父親放心,這些女兒都知道。”
望著乖順的女兒,顧國公的憂色中又添了分哀切:“總歸是為父無能,但願你此次能全身而退。”
顧錦寧輕笑:“父親可不要這樣說,女兒定會好端端地回來。”
她心知父親已是盡了全力想保護她,否則也不會執拗地與太監僵持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