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謊話。”蘇慕白答得毫無痕跡。他與玄王確實有糾葛,只是他未說究竟是不是因為顧錦寧,所以..……不算說謊罷。
顧錦寧信任蘇慕白的為人,聽他如此說,也就卸了顧慮,遂閒聊起旁的。蘇慕白幾次欲問,為何顧錦寧會覺得是因為她的緣故,是否玄王已向她表明心意,然而若問出口,屬實有些失禮。
兩人笑語間,顧錦寧漸漸察覺他的欲言又止,便問道:“蘇公子似有話要說?”
話音才落,周圍便響起喧嚷聲:“聖駕來了!”
只見城門行來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宮廷車馬之中,金色鑾駕赫然奪目。
四周民眾紛紛跪拜,顧錦寧與蘇慕白也隨著原地跪下。
聖駕此番選擇從南城門出城,一方面是去南圜祭祀,另一方面也為了順道瞧瞧施粥情況。
皇上坐在鑾駕內,看著兩旁林立的粥棚,鍋中熱氣蒸騰,陣陣米香依稀可聞,眾人恭敬叩拜,不禁大悅,頗有天下大安的欣慰。
參加祭禮的其他皇親馬車,綴在聖駕之後,也都挑簾望外,就連一向不喜瞧熱鬧的玄王,此時也掀帷而眺。
甫一出城門,玄王便先望向那棵古樹,掃視一圈,卻未見熟悉的身影,盡是些男僕家丁,玄王眸中笑意漸淡,狐疑間,愈加仔細地逡巡所經粥棚,越往前狐疑更甚。
眼見已行至商賈設棚處,玄王不禁懷疑自己是否看漏了,正當猶疑間,眸光一凜,眉頭蹙起。
蘇家的粥棚,在商賈之中最顯眼,蘇慕白一襲白衣,也瞧得分明。而男子身旁,並肩垂首跪著的女子,不正是玄王遍尋而未見的人。
就連兩人身旁跪著的顧家那些丫鬟,也明白證實玄王未看錯,即便他不信顧錦寧會與那廝同設粥棚,可下人總不至於跟錯主子吧?
玄王緊緊盯著那海雲紅斗篷下的女子,眉頭蹙得更深。
馬車很快從蘇家粥棚前行過,然而這短暫一瞬,對玄王而言,卻只覺十分漫長。
修長手指緩緩鬆了帷簾,黑眸漸染寒霜。
始終叩跪的顧錦寧,只能聽見車轅馬隊從面前經過,自然看不見玄王。好不容易等宮隊全部經過,才揉著發僵的膝蓋起身。
被如此耽擱,丫鬟們忙去鍋前,用鏟攪拌粥米,顧錦寧也上前檢視,自然忘了之前蘇慕白的欲言又止。
片刻後,粥已煮好,此時日頭漸高,進出城門的百姓愈多,不少城南的貧民簇擁而出,第一波施粥便開始了。
起先,人們自然向離城門最近的粥棚奔去,眨眼之間,那邊粥棚前便擁擠不堪,後面趕過來的民眾見狀,只好再向前走遠一些,不多時,顧家與蘇家這邊也迎來百姓。
蘇家對此極有經驗,安排丫鬟們負責盛粥,粥棚前有家丁維持秩序,當求粥百姓剛一到跟前,家丁便引導著眾人排起隊伍,故而雖然人多,卻始終井然有序。
前來求粥的,可謂三教九流皆有,不僅是衣衫襤褸的困苦之人,甚至還有些穿著正常,氣色健康的,一看就並非窮到沒有飯吃,卻也為了佔點便宜,來此討碗粥喝。
因著擔心顧錦寧年紀小鎮不住魚龍混雜的百姓,蘇慕白特意撥了四個人高馬大的家丁,立在顧府粥棚前,給她壯勢。
第一次主理施粥,顧錦寧也略有些緊張,尤其是看到眼前這幕,不論貧困與否,人們眼中都流露出對食物的貪婪,若無家丁守著,保不齊這些人真的會一哄而上,顧錦寧心裡更覺五味雜陳。
蘇慕白在吩咐下人的同時,始終留意著顧錦寧那邊的情況,見她一直沉默望著求粥百姓,蘇慕白略思忖後,走到她身旁,輕聲道:“這般情形,年年如此,若到了災年,還會更甚。你我既然只能施粥,盡心盡力便足矣,莫再多慮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