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她心中不忿,思忖半天,卻只好將此事先忍著。
見顧錦寧勉力強撐著,程姝瑤忙遞了杯熱茶,小聲道:“如果你實在撐不住,待會兒我替你喝。”
“不必。”顧錦寧嚥下半盞茶,搖頭道,“今日若不讓大公主出了這口氣,來日她只會想更多的法子來對付我,你若為我出頭,她會連你也記恨上。”
竇靖晶也蹙眉看著顧錦寧,擔憂之色難掩,猶豫片刻,她轉頭對丫鬟悄聲囑咐了句,丫鬟點點頭,隨即悄無聲息地出了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怎的了?”程姝瑤問。
“我讓丫鬟帶話給我兄長。”竇靖晶頓了頓,又道,“只是不知能不能奏效。”
片刻後,那丫鬟回來,對竇靖晶點點頭。
竇靖晶便對顧錦寧道:“且看看罷,若不成,再想別的法子,斷沒有平白任人魚肉的道理。”
不多時,便有一個太監匆匆進殿,正是玄王身邊的大太監,卓公公。
只見卓公公上前與那大宮女耳語一句,大宮女愣了下,面露為難,卓公公見狀,瞪了她一眼,遂清了清嗓子,道:“大公主殿下。”
大公主聽見,手中鼓槌微頓,隨即摘下錦綢,疑惑道:“卓公公?你怎的來這了。”
卓公公未出聲,看了眼身旁的大宮女,那宮女便趕忙上前,湊到大公主耳邊講話。
待她說完,大公主臉色變了變,蹙眉道:“真當掃興。”
語落,便將鼓槌放下,對眾人道:“遊戲就到這兒罷。”
……
訊息是打聽到了,結果卻讓顧子軒絕望,心裡對美好前程的希冀猶如泡沫般破碎。
“顧兄為何垂頭喪氣?”
見顧子軒沉默著不說話,王正文伸手搭在他肩膀上,諱莫如深地說道:“依愚兄之見,陛下親自出題,倒不失為一次機遇。”
顧子軒訝異問道:“此話怎講?”
“往年答卷是由大學士批閱,最後才將最優等呈給陛下過目。今次陛下自個兒出題,又怎會一眼答卷都不看?這等能直達天聽的機會,只要顧兄所答能脫穎而出,何須拐彎抹角尋門路?”
道理說起來是這樣,但顧子軒還是搖頭苦笑:“殿試中學識淵博者何其多,我只怕會被淹沒。”
王正文與趙旭對視一眼,然後笑了起來。
“顧兄!你怎的還沒聽出門道?”
趙旭似乎憋不住了,索性敞開天窗說亮話:“陛下與內閣那些老傢伙不同。老傢伙們各有各的喜好,每回批閱答卷,都要吵得不可開交。陛下閱卷,可不需要同誰吵架,顧兄投聖心所好不就行了?”
顧子軒聞言,表面上還是一副懵懵懂懂的神情,但心裡原本破滅的泡沫又重新冒了出來。
他當然知道投其所好。
問題是,他都沒見過皇帝,連皇帝高矮胖瘦都不知,說白了就是個平頭老百姓。
百姓偷偷議論皇家傳聞時常有,但誰都不敢也沒能耐揣測皇帝喜好。
幾句話的功夫,顧子軒便意識到自己結交世家子弟非常正確。
世家子弟在汴州長大,從出生開始,所接觸的便是與尋常百姓不同的成長環境,家中男子各個都在官府裡,長輩中不乏朝臣,聽多了朝中事,對皇帝的瞭解哪是百姓能比的。
於是顧子軒故作恍然,忙道:“敢問二位有何高見,能否與顧某透露一二?”
王正文哈哈笑了聲,說道:“別人問我,我自然不會說。但顧兄不是別人,你且附耳過來……”
顧子軒依言湊近了些,王正文趴在他耳邊說了幾句話,聲音很小,一旁的趙旭只能聽到斷續的隻言片語,但沒有發問。
須臾過後,王正文說完,顧子軒將信將疑地問道:“陛下當真心悅這種文風?”
“我能騙你不成?”
王正文眉頭一橫,說道:“陛下選拔人才向來不拘一格,況且你若能得聖心賞識,對我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啊!”
趙旭也適時說道:“顧兄,我與正文欽佩你的學識,這才起了惜才之意,不想讓你錯失良機。倘若你不信我們,也無所謂,我們只是提供應答技巧,到時如何作答全憑你自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