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59章 終於解決了

第1159章終於解決了

白巖縣最近傳出一個大新聞,縣裡的首富,有金半城之說的金霖城捐出了兩萬畝地,以支援朝廷的決策。

有了金霖城開頭,後續陸陸續續又有一些富戶,以及鄉紳捐獻土地。

儘管之前白巖縣因為民亂元氣大傷,但是這一波鄉紳捐地,讓所有人眼前一亮。

在官府完成了土地丈量之後,白巖縣便開始分地。

不過這地並不是之前傳說的送給老百姓,而是租給他們,還是屬於朝廷,但租金非常低,據說僅僅需要十文就能租借一畝。

白巖縣縣衙給出的解釋是杜絕日後被富戶兼併。

另外這土地租期可為三十年,如果租戶沒有違法亂紀,縣衙方面不可輕易收回。

這樣的大新聞,不僅僅讓白巖縣的老百姓激動不已,附近的幾個縣老百姓也都等著分地。

橫山縣自然也是如此。

周世凱最近幾天非常忙,也非常興奮。

因為白巖縣開了一個好頭,所以橫山縣的鄉紳多多少少也捐獻了一些地。

當然就算是重新丈量,將之前的貴族擁地全部查出來,整體來說,土地還是不夠的。

最大的原因倒不是豪族鄉紳土地兼併,而是高句麗合適種植的地方太少了。

到處都是山,到處都是樹,平原太少了。

白巖縣此時再次傳出訊息,那便是縣衙要除樹開田。

很多農夫都懷疑,那樣的山地,就算是把大叔砍了,就能種植了嗎?

是高粱,還是稻米呢?

隨後橫山縣衙門就給出了答案,不是高粱,也不是稻米,而是大唐的兩種新作物,分別是番薯和土豆。

番薯和土豆對生長的環境要求沒有那麼高。

幾乎埋進土裡,適當澆水,就能生長起來。

儘管老百姓們不太相信,但是衙門還是將其推廣下去了。

橫山縣,以及高句麗地區其他縣,自然是有樣學樣,田地不夠,那就除樹開田。

高句麗的老百姓都不覺不太靠譜,

他們還是不太相信,這樣的地也能種植。

不過衙門裡的人信誓旦旦,他們心中也多了一份期待。

就這樣整個半島地區都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刺殺活動幾乎完全消失了。

所有的人都被動員起來了,尤其是普通老百姓,分到了一塊地,有的人激動到天天守著。

據說有的家庭幾百年了,就沒有過有自己的地。

隨後縣衙開始分配糧食和種子,主要有四種種子,慄米,稻米,以及番薯,還有土豆。

一般來說,土壤肥沃的,得到慄米稻米種子,剛剛開田的地,得到的是土豆,番薯種子。

儘管老百姓很擔心這番薯土豆到底行不行,但人家衙門不收錢,老百姓還是多少有些期待。

不久後,丸都山城頒佈了新的稅收制度,之後的半島地區,包括高句麗,還有百濟新羅,全部實行田畝制度。

不再根據人丁的多少來收稅,而是根據家庭擁地的多寡來收稅。

地多稅高,地少稅少。

與此同時,還有一條稅收新規,那便是日後半島地區,不管是讀書人,還是官員,只要有地,一樣要繳稅。

這兩條規定很快在高句麗地區流傳,儘管這裡的讀書人不是很多,但人家也不是傻子,老百姓也知道,這樣的稅收制度,對他們是有利的,家庭負擔沒有那麼重。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