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道:“不瞞水兄,我這樣的身子骨,只怕能等一年也是奇蹟了。”
水若寧驚問道:“林兄,真有這麼嚴重?”
林如海道:“是,我這樣做,也許有些私心。但我女兒的性子我知道,水兄可別看我女兒身子弱弱的,性子固執得很,所以她不合適皇宮王室生活,甚至高門貴戶,可能也難容下她。我只希望她將來可以遇上她自己喜歡的人,平安一世,過上自由自在生活。我姑蘇的祖上老宅祭田會留著,如果她以後有幾個兒子,我還希望她可以承繼我姑蘇林家香火。”
水若寧道:“林兄竟然希望自己的女兒做平民百姓?”
林如海點點頭。
水若寧還是有些不解,只靜靜地看著林如海。
林如海嘆道道:“不瞞水兄,想我林家五代列侯,百年書香望族,到我這一代,竟然要斷了香火。想起我父親曾經的囑咐,我不甘心哪。所以我現在只希望能借子大筆,讓我的女兒可以是我林家最後的希望。我女兒是個姑娘家,但我相信,只要她可以好好的,將來她的孩子定不會庸俗無能!”
水若寧聽了,點頭道:“林兄顧慮的是,要完成你這樣的心願,黛玉還真不能去皇宮王室。好,我定盡力!”
林如海道:“那我就先多謝水兄了。水兄若得了子給我的手諭,也不必送到這裡,就暫時放你府上,下個月我會讓林忠進京,我讓他到你府上帶回便是。”
水若寧點頭道:“好,林兄放心,我想皇上定會如你所願。”
林如海道:“水兄,大恩不言謝。了這麼多私事,我們現在來公事,水兄請隨我來!”
林如海帶水若寧進來書房,拿出幾本賬冊,交給水若寧道:“水兄,這是近三年每年完整的江南的所有鹽稅收入,共分三卷,一年一卷。除了前年皇上的要抽出二百萬兩救濟江淮水災外,第一年是九百萬兩,第二年是七百萬兩,去年是一千萬兩,上面都有明細賬目。若沒有大災難,以後江南鹽稅一項每年應當在八百五十萬兩到九百五十萬兩之間。以後皇上可以憑這個瞭解江南鹽稅情況。”
水若寧道:“怎麼去年多了這麼多?”
林如海道:“那是我們揚州御史府去年和金陵知府,還有東海巡海的指揮使,整頓了東部海域及大運河河道,讓那些海盜和那些湖匪,再無法侵擾客商官商,所以去年起收入大增。”
水若寧道:“這些銀錢不是已經大部分運送到京城了?”
林如海道:“是,眼下還有近八百萬兩,皇上應當囑咐過水兄一起押回京城吧?”
水若寧點點頭道:“皇上交代,要留下兩百萬兩現銀存放揚州。馬上開春了,皇上想拿出一部分獎勵耕織。現在南方太平,是國朝以來一直較安穩的地方,皇上想透過這個法子,讓南方多出現幾個像蘇湖一帶這樣的魚米之鄉。”
林如海點頭道:“皇上體恤民情,是江南百姓之福。”
林如海到這裡,又從書架上取下兩本書卷,遞給水若寧道:“水兄,這是我來揚州後處理公事的札記,水兄代我轉給皇上。你讓皇上放心,我在揚州一日,定不誤公事,也可以確保這裡平安無事。”
水若寧接過稍翻看了一下,有些奇怪地道:“怎麼如海兄這兩份寫的字有些不同?”
林如海嘆道:“不瞞水兄,那本賬冊是玉兒幫我抄寫的,因為年前我身子不好,公事也忙,所以她她可以幫我抄寫。雖然如此,我每回來都細細檢視了一下,覺得沒有差錯,才放心讓她抄寫。她的楷還脫不了女子風味,但字跡是很清楚的,想來不會有什麼,沒有想到水兄還是看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