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問到惜春聽了智慧的金哥一事,驚異之後,暗歎不已。
智慧又道:“你知道嗎,你府上蓉大奶奶的丫頭寶珠,現在也在我們饅頭庵呢。唉,我想出去不能出去,偏她還來我們那裡。”
惜春道:“也難為她對主人忠心,還有那個觸柱而死的丫頭瑞珠。到蓉哥媳婦,我雖然很少見她,看她這兩個丫頭對她能這樣忠心,她也死得其所了。”
智慧道:“那個寶珠來我們庵裡後,從不和人話。但我有時看她偷偷躲在屋子裡流眼淚呢,可見她確實對蓉大奶奶的情義難忘。”
惜春道:“所以一個饒忠義仁孝誠善,並不分貧富貴賤,就如今日你我。你也看到了,我從沒有母親,父親樂得在道觀逍遙,對我不聞不問,還好有幾個姐姐對我好,要不我也想剪了頭髮,做個真正六根清淨的人呢。”
智慧笑道:“我剛才還在我師父的事情,偏你又提起剪髮做姑子。我是沒有法子,沒有父母兄弟姐妹,也不知道家在哪,沒有地方去,要不我還想逃了呢。你雖然沒有母親,父親也不管你,到底還有親哥哥嫂子,還有老太太姐姐們這麼多家人,吃穿住行一樣不缺,還亂想這些做什麼?只怕有一你大了,嫁上一個合心合意的好郎君,神仙也不過如此了。”
惜春聽了,起來用力拍打了一下智慧,笑道:“剛才還在你師父,我看你六根也不清淨,將來你嫁個和尚好了!”
智慧笑道:“我也不瞞你,若我有機會,我和尚是不會嫁,還俗是可能的。我才不想在那個地方呆一輩子。”
兩個人正在笑,彩屏進來道:“智慧師父,你師父在找你呢,要回去了。”
惜春聽了,忙去拿了紙筆,叫彩屏包好,交給智慧道:“馬上熱了,你回去畫一副荷花送給我,我也畫一副,如何?”
智慧笑著答應,兩個人一起走出院子。智慧隨了師父淨虛回饅頭庵,惜春再去和黛玉幾人放風箏不提。
轉眼已經是八月份,省親別院已經竣工,亭臺軒榭,竹木花鳥,池荷堤柳,假山清泉,俱各齊備,十分壯觀。黛玉與寶玉還有三春姐妹也進去逛了好多次,園子很大,每次逛一半不到便覺得累。
這日,黛玉和三春姐妹,寶玉,王夫人,鳳姐等,都在賈母屋子陪著賈母話,只見林之孝家的前來回到:“老太太,太太,二奶奶,採訪聘買得十個尼姑,道姑都有了,連新作的二十分道袍也有了。只是我們要請來府裡,去櫳翠庵住的那個帶髮修行的尼姑,不大想來這裡,住在牟尼院呢。”
賈母聽晾:“請她來這裡她竟然不想來?”
林之孝家的回到:“是,這個帶髮修行的姑娘,本是蘇州人氏,聽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因生了這位姑娘自多病,買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到底這位姑娘親自入了空門,方才好了,所以帶發修校今年才十五歲,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邊只有兩個老嬤嬤,一個丫頭伏侍。這個妙玉文墨也極通,經文也不用學了,因為聽她幾歲就開始看經書抄經書了,摸樣兒又極好。因聽見長安都中有觀音遺蹟並貝葉遺文,她去歲春隨了師父上來,現在西門外牟尼院住著。”
賈母聽了,點頭道:“原來她是官宦人家的女兒,怪不得這麼清高,連我們國公府也不放在眼裡。”
林之孝家的又道:“這個妙玉姑娘聽十分出眾,有才有貌的。她師父慧空極精演先神數,於去年冬圓寂了。妙玉本欲扶靈回鄉的,她師父臨寂遺言,她‘衣食起居不宜回鄉。在此靜居,後來自然有你的結果。’讓她跟自己的師妹,也就是現在牟尼院的主持慧明住在牟尼院,所以她竟未回鄉。我們想到接來的尼姑要在我們園子裡住,所以我們覺得還是請這樣的姑娘來住才好。”
王夫人不等回完,便道:“既這樣,你們對她多些好話,怎麼就動不了她來?”
林之孝家的回道:“太太,我們請她,也了我們府裡的情形,這個妙玉竟然‘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
王夫人笑道:“她既是官宦姐,自然驕傲些,就下個帖子請她何妨。”
寶玉探春聽妙玉有才有貌,都站起道:“老太太,太太,就請她來吧,她還帶髮修行,我們到時也可以一起作伴,總比請那些老尼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