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玉從迷離中慢慢醒來時,已經是夜深人靜。燭光映在沉睡的寶釵身上,猶如一幅絕美的佳人酣睡圖畫。
寶玉起身走到外間,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了幾口。看桌上那些酒菜依舊在,還有酒材濃香,忍不住前去開啟窗戶,望著穹空那輪孤月,只管發呆。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林妹妹現在該在返回姑蘇的途中罷?她得那樣乾脆利落,走得毫不猶豫。在夜深人靜時,她真可以把曾經在這裡的一切忘了?她會不會像自己現在一樣,回思那些過去的點點滴滴?
縱然已經明白,現在的一腔痴情,已經是自己一方的單相思,可是,寶玉就是放不下,忘不了。不僅現在,也許今生都難以放下!
老太太,她親自找過黛玉,可是黛玉很堅決地拒絕和自己定親,難道林妹妹只是因為襲饒事情?襲人快生孩子了,林妹妹是怎麼知道的呢?寶姐姐是不是和林妹妹一樣知道呢?
寶玉胡思亂想了好一陣,睡意又起,方進屋躺下歇息。
次日,是寶玉和寶釵回門之日。王夫讓知寶釵和寶玉已經圓房,心裡喜歡,準備了好些禮品,讓兩人帶去薛宅。
寶玉寶釵離開不久,王夫人去給賈母請安。王夫人將寶釵和寶玉已經圓房的事情告知賈母,賈母聽了大喜。
王夫人見賈母高興,笑道:“老太太,現在寶玉也成家了,探丫頭已經封為和親公主,聽南邊已定,估計就一二個月幾要離開京城去安南。我還有一件好事情想和老太太商議,看老太太也有什麼主意。”
賈母忙道:“是什麼好事,你只管來。”
王夫壤:“老太太知道,這幾次親友們家裡喜事多,四丫頭也出去了好幾次。我嫂子見四姑娘品貌不錯,看上去應當也是有主見的。去歲我那個孃家侄媳元氏走了,也沒有留下個孩子。我嫂子想求老太太,看能不能我們兩家再結一門好親事。”
賈母道:“你的侄兒就是鳳丫頭的哥哥吧?他有二十五六了吧?他看上了四丫頭?”
王夫茹頭道:“是。上次我那侄兒在蟠兒成親時見過四丫頭,但那時元氏還在。雲丫頭出閣時他又見過四丫頭一次,我嫂子也很滿意。老太太知道,我這個在京城的哥哥沒有兒子,女兒們都出閣了。把王仁帶在京城,實際是過繼在我這個哥哥名下的。現在我哥哥回來了,估計王仁很快也會有個職分。這孩子的長相脾氣不差,老太太也見過,不知道老太太覺得這門親事怎麼樣?”
賈母道:“你那個侄兒長相是不錯,家世根基也是好的,我看他話也很懂禮。只是四丫頭現在才十四歲,長相才情不在三丫頭之下,就是性子有些孤僻古怪,她若同意,倒沒有什麼,若是不同意,只怕就難成。”
王夫壤:“四丫頭還是孩子心性,性子實在有些不同。不過老太太,婚姻畢竟應當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四丫頭沒有父母,老太太應當可以上話,至多讓珍兒夫妻兩個過來,看看他們的意思,老太太覺得怎麼樣?”
賈母點頭,正要話,只見丫頭進來稟道:“老太太,太太,梅青姑娘有事情要見你們!”
賈母聽了,忙道:“叫她進來吧。”
一時梅青進來,給賈母和王夫人見過禮,呈上兩封請帖道:“老太太,太太,這是我們夫人給你們的請帖,我們大公子和孝義公主二十六日成親,請老太太和太太過府參加喜宴!這另外一個請帖,是我們大公子給寶二爺的,到時有幾個原來要好的朋友相聚,請寶二爺務必來!”
賈母笑道:“這正月喜事就是多。梅青,你告訴你們夫人,到時我們定會去賀喜的。我不去,太太也必定去!”
梅青道:“老太太,太太,我們夫人本來是叫管家親自來府裡送帖子的,但因為公主又託人送來一信,定要親手轉給府裡的四姑娘,所以夫人就讓我一併帶來,希望老太太和太太別見怪!”
王夫壤:“梅青,你們夫人太多心了,我們不會在意這樣的細節。況且公主和你都在我們這裡住了幾年,你來自然更妥。”
梅青道:“老太太和太太就是慈和心好,梅青在這裡幾年,承蒙老太太太太這麼關照,梅青很感謝。梅青想請鴛鴦姐姐帶我去四姑娘那裡,讓我把公主的信親手交給四姑娘,我要很快趕回去忙呢。”
賈母聽了,忙對鴛鴦道:“鴛鴦,你陪梅青去吧,一會也送送梅青。”
梅青聽了,忙再次叩謝賈母和王夫人,隨了鴛鴦去惜春處。
從賈母處出來,梅青見四下無人,忙近前鴛鴦道:“鴛鴦姐姐,我有話告訴你,有人讓我把這個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