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道:“老太太,所以你一定要心寬,你好好把身子養好。俗話說站得高雖然望得遠,可是若不小心,摔得也重。功名富貴有時來得快,去得也快。現在寶二爺這麼用心,應當可以光宗耀祖的。”
賈母點頭道:“鴛鴦,聽了你的話,我好受多了。如果你有空,常來看看我好不好?姑娘們都走了,如今我想找說話的人也難。你若怕遇見大老爺那邊的人,就從我們這邊的小門出去,大老爺那邊的人應當不會知道的。”
鴛鴦聽了,感激地點頭道:“好,老太太,我答應你。不過我來這裡看你的事情,你不必告訴別人。”
賈母點點頭。鴛鴦又陪坐著說了一會話,見天色不早,於是起身告辭。賈母讓琥珀去送鴛鴦,鴛鴦知道賈母心意,也不拒絕,和琥珀一起依舊從小門出去。
守小門的都是些有年紀的老嬤嬤,見是鴛鴦和琥珀,知道兩個都是賈母面前最看重的丫頭,琥珀又遵賈母吩咐,囑咐了那幾個老嬤嬤一些話,這才和鴛鴦分手回去。
次日,賈母的身子精神果然好了些,一早起來在院子裡走了一會,還吃了一小碗飯,一小半碗粥。邢夫人王夫人打發人來看視,知道賈母好了些,懸著的心終於稍寬些。
二十三日近午時,榮國府又來了一個故人,那就是劉姥姥。
和先前幾次進府不同,劉姥姥這次帶的不是外孫子板兒,而是外甥女青兒。青兒已經十三歲,和劉姥姥坐車來的,捎來很多地瓜片和菜乾,還有好些新鮮的蔬菜,幾袋糧食五六隻雞鴨。
劉姥姥先去見的是平兒,告知說自己年前的得了風寒,天氣冷,所以沒有來。
劉姥姥說這些話時滿是歉意,得知鳳姐已經去了金陵,不免嘆息。見自己當初取名字的巧姐已經八歲,且十分乖巧懂事,安慰道:“巧哥,等你有空了,就來姥姥家,好不好?這個是板兒的姐姐青兒,你們還可以作伴呢。”
巧姐見青兒雖然粗布裙釵,長得十分清秀,說話也很可親,點頭道:“姥姥,我知道你是好人,我娘走時說了。雖然我只去過你們那裡一次,可我很喜歡你們那裡。”
青兒羨慕比自己小几歲的巧姐會說會寫,巧姐羨慕青兒會說話能幹會體貼人,只一會兒,兩個人就很熟悉親熱起來。
平兒見青兒和巧姐處得和睦快樂,就讓兩個人一起在屋子裡玩,自己帶了劉姥姥去見賈母。
賈母長時間沒有可以開懷說笑的人,現在突然來了一個劉姥姥,且看到劉姥姥已經八十四歲年紀,說話走路還十分健朗,還和先前一樣恭敬健談,於是便讓平兒留下劉姥姥住一個晚上。
劉姥姥聽說賈母病了好一段時間,於是也力盡勸慰,說些為人因果,善德輪迴的大道理,賈母和王夫人兩個人聽得心情舒暢,病也一下好了許多。
次日,劉姥姥告辭回去,眾人因為她這次對賈母和王夫人的勸慰之功,雖然沒有像先前那樣送銀錢,但賈母王夫人和平兒等人,都很感激這個鄉村老婦沒有任何嫌隙前來看視眾人,所以大家都收拾了好些半舊的衣物還有一些新鮮點心給她,又讓人僱了車送劉姥姥祖孫回去。
家業沒落時,來賈府噓寒問暖,善言溫語真誠勸慰賈府的,竟然只有這樣一個八十多歲的農家寒門老太太。不過,就這樣一個野老村婦,對榮國府的恩德可不單如此,有一首詩說得好:
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村婦,巧得遇恩人。
不過,劉姥姥的傾情回報是後話,暫且不提。
因為鴛鴦和劉姥姥的耐心勸慰,賈母的病竟然很快好起來,王夫人的病也逐步好轉。寶釵已經出了月子,和平兒一起管家,再次裁減了好些下人,只留下一些忠善能幹的舊僕。
三月二十六日,榮國府迎來了一件最讓賈母安慰的喜事,那就是去參加童試的寶玉和賈環賈蘭三人,除了賈環,寶玉和賈蘭都中了秀才。
沉悶了很久的賈政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於是又勉勵寶玉賈蘭叔侄兩人,準備好四月底去參加鄉試。
四月初一日,是水依依和張劍約好見面的日子。因為天氣暖和,張劍帶了水依依和菊兒騎馬去了郊外的雲夢山莊,待三人返回城裡時,已經是午飯時間。張劍於是帶水依依來到一家酒肆,點了幾個水依依喜歡的菜。水依依見那燒鵝好吃,說要帶一隻回宮裡吃,張劍笑道:“依依,這燒鵝要吃剛出鍋的才好吃,帶回去冷了再下鍋就沒有這樣的味道了。你若喜歡,我晚些時候給你送去。”
水依依笑道:“張大哥,我也不是想我一個人吃,雲琪說,要是我在外面知道有什麼好吃好玩的,要帶給她們三姐妹,我是想給她們也嚐嚐這皇宮外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