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少爺設計的帝都停車場確實很人性化。
可是以前明明能收好幾份停車費,而且這些停車費都會彙集到蔣家手中。
現在變成一份,白白便宜老百姓,一點都不像資本家的風格嘛。
“計費方面,你是怎麼考慮的?”言西問了一嘴。
簡單的問題,卻問到了最關鍵的部分。
計費方式決定了商業模式,也間接決定了盈利空間。
不同區域、不同價位的長租車位如何跟全城按次、按時計費的停車場混合複用?
如何透過降低停車場收費,和提高使用頻率的逆向組合拳實現正向收益?
“彥祖哥,你知道的,共享經濟嘛,好多都是賠本賺吆喝。
我思考過,他們要麼定價出了大問題,要麼自己的產品未讓客戶群體產生依賴。
定價不好很容易翻船,搞優惠、搞促銷、搞贈送,把客戶的胃口養刁了,再想堂而皇之收費就會成眾矢之的。
蜂巢是不是?摩拜是不是?
產品跟客群不對路的問題就更嚴重了。
老百姓其實不需要錦上添花的東西,錦上添花本就是可有可無,想讓他們為了可有可無的服務或產品掏錢,難!
比如現在大街小巷很常見的共享充電寶,關鍵時候遇不到,遇到的時候基本又用不上,客戶轉化率能有萬分之一嗎?沒有吧。
而且這些硬體都面臨磨損、老化和跌價,別看開頭風風火火,幹黃只是時間問題。
但停車場是個剛需,我有辦法讓它變成離不開、忘不了。
有車的人總是需要停車的,就算計程車也是有停車的時候嘛。
不使用我們的停車場,那就只能停在帝都剩下的不到一半的地方,而那些停車場的質量嘛,嘖嘖嘖,不言而喻。
只要在帝都停車,那就大機率會停在我們蔣家的地方。
對他們來說,我這個資源是無可取代的。
所以我從來都不擔心客群不對路的問題。
那麼彥祖哥提的問題,其實就是我這個專案的關鍵問題。
定價方式!
我請了十幾個顧問,把過去十年內,帝都所有的停車場位置、收費標準、收費明細認認真真分析了一遍。
你猜怎麼著?
還真讓我們在新舊停車模式裡找到了利潤空間。
帝都現在私家車與車位數量大概六比五,也就是每六輛車,就有一輛沒地方停。
考慮到集中居住及集中辦公的情況,實際比例會比這個數字高!
所以理論上,幾乎每個車位都可以不停的用來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