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3章 采薇

青城藏書閣內,青燈古卷,散發著濃郁的竹香。這青城山藏書閣也如陸家那般,是一座寶塔形狀,有百餘丈高。塔內並不分層,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書籍一直延伸到塔頂,陸文置身於浩瀚書海之間,頓時覺得有幾分目眩。

而在入門處,只有一位穿著古樸青色道袍,白鬚垂膝的老者靜靜盤坐在一塊蒲團上。

青城山只是明面上就有十一名靈臺境的山主。但是陸文並不覺得青城山作為一個千年大宗,會這麼明目張膽的將自己所有的底牌都放在明面上,就如同陸家那樣。

能夠看守這藏書閣,必然不是普通尋常的人物。而陸文先前也曾來過一次。這老者盤坐在此處宛如一座木雕,一動不動。而這次前來,過目不忘的陸文發現這老者與上次的姿勢一模一樣,甚至連衣服上的褶皺都未曾變化。

朝著長鬚老者微微持禮,陸文起身尋找書籍去了。

而後,還有幾名內門弟子進入藏書閣,而他們也如同陸文那樣一般微微朝著老者持禮。

原本陸文是要找些歷史書籍,為撰修《聊齋志異》作為資料參考。但是剛才聽到第二山主石景講道,如今對那篇《雲海拾篇》起了莫大的興趣,想要尋找到這本書,一探究竟。

但是在道家典籍處苦苦尋覓的半個時辰,陸文站在三樓階梯上抬頭仰望著那擺放在高層的浩瀚書海微微嘆息。

這座書塔布下了陣法,走入塔中便絲毫感覺不到靈力的存在,而且重力也極強。能夠在外面跳起兩三丈之高的陸文,在這裡面也只能跳起幾尺高而已。

在藏書閣內也修築了階梯,但是隻有三層,三丈高度而已。往上再無階梯。而尋遍了道家典籍的陸文也沒能找到石景口中的那篇《雲海拾篇》,抬頭望向浩瀚書海,心中湧起幾分遺憾。

那部經典,恐怕還在更高處。

而自己如今的實力沒能力再往上了,尋找那部典籍的事情只能就此作罷。微微扼腕的陸文只能從梁國曆史書籍的區域開始為《聊齋志異》搜尋資料。

讀書時陸文便陷入了類似入靜時的狀態,時間消逝而渾然不覺。等待陸文坐在三層階梯上再抬起頭來,在他周遭已經零零散散散落了有十幾本書籍,而這十幾本書籍的內容都已刻入他的腦海之中,雖然能夠過目不忘,但是陸文也覺得腦袋有些腫脹低沉,短時間內記住這些內容也是他的極限了。

將這些書籍都收拾起來一一放回原處,陸文朝著書塔外走去,此時偌大的書塔已經沒有他人,只剩下那看守在門前打坐的老者,路過那名長鬚老者時微微持禮,然後離開書塔。

跨出書塔,陸文才發現外面的天色早已黯淡,看天色已經接近子時,而一股寒氣夾雜夜風迎面而來,縱然是氣血旺盛的陸文也不禁打了個寒顫。

放眼望去,百丈高的藏書閣矗立在一處萬仞懸崖邊緣,而在不遠處青城第一山上依次錯落著高大的層臺樓閣,在夜幕之中宛若匍匐的巨人。而放眼望去,遠處雲海翻湧,這青城山彷彿漂浮在雲層之上的仙山,一輪彎彎月兒皎潔斜掛在天際,垂下萬千銀絲。

盯著這美景看了一會,陸文深深吐出一口白練,飛出幾尺外消失不見,便邁步順著來時的道路下山去了。

夜晚的青城山青石階梯上,兩側相隔幾十步便有一根爬滿青苔的一人高石柱,在其頂部有燈光閃耀。但是仔細觀察,會發現這頂部的燈光不是燭火,而是一團拳頭柔和的銀色光暈,照耀方圓丈許內的地方。這些石燈之上都符紋銘刻下的陣法,能夠自動吸納天地靈氣,到夜晚便會自己亮起。

“這可比清潔能源好用多了。”陸文望著柔和光暈,不禁感嘆。

順著青石階梯拾級而下,速度並不快,吹拂著冷冷夜風,陸文則將剛才記下的各種資料進行吸收,並思考如何撰修《聊齋志異》,就這麼慢慢走了一個時辰,到了第一山山門處,陸文才突然抬起頭來。

漢白玉的廣場上有著些許水跡,想來是晚上下了一場寒雨。而天空中的烏雲雲層罕見的露出幾片破綻,使得月光灑下,落在這有水跡的漢白玉廣場上使得這廣場宛若一片水澤汪洋。

而就在這‘汪洋’之中,立著一道人影,正背對著陸文。

陸文仔細打量那人,約莫七尺身材,從背影看去也能看出身姿婀娜窈窕,是一位女子,著一襲青衫襦裙。此時那人正站在漢白玉廣場的邊緣,似乎在藉著罕見月光欣賞夜色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