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熙應了保鏢,卻怎麼都不收紅包,arnod無奈,只好另做打算。
培訓期間,小熙意外接到院領導電話,領導在那頭激動異常地說:“有位曹先生來院裡,點名表揚你拾金不昧,並以你名義建了個助學基金……”
該助學金初始金額不大,捐助物件也不多,小熙就讀的院系,各年級僅限兩名,校方再其它院系各年級舉薦兩名,首批共計十來名。
這與其說是助學金,還不如說是道德鞭策下的無息貸款,選中的學生每月可領一千元,直至大學畢業,畢業後有能力了,可逐月或一次性償還,若發展得好,也歡迎往助學金裡注入更多金額,以資助更多的特困生。
當然,如果一分不還,也不會受到法律制裁,卻難免受良心譴責。還與不還,還多還少,以及何時歸還,全在受助者自己。
培訓期間,小熙並不知這些細則,回校參加畢業典禮時,在院辦看到裝訂成冊的助學申請資料,那一刻她很為自己驕傲,如果此助學方式能持續發展下去,則意味著她的見義勇為,能幫助許多莘莘學子。
因此,在院辦,當她看到獎狀上寫的是拾金不昧時,也不再忌諱別人叫她“披著羊皮的狼”或“母老虎”,坦然糾錯。
“院長,其實不是拾金不昧,而是見義勇為。”
“見義勇為?難道曹先生來時,我聽錯了?”
“不,您沒聽錯,是我不願讓大家知道,我能跑能跳之餘,還能打。”小熙尷尬笑笑。
院長一聽,和顏悅色地徵詢她本人意見:“那這獎狀,我是不是該另寫一份才對?”
“能不能畢業典禮上,講還是講拾金不昧,但獎狀實事求是地寫見義勇為?”小熙也用徵詢的目光看著院長。
院長二話不說,拿出份空白獎狀,大筆一揮,紅章一蓋,遞給小熙說:“這張你現在就可收好,畢業典禮上既然講拾金不昧,就該發拾金不昧,否則,臺上其他領導看見了,我就不好幫你隱瞞了。”
“謝謝院長!”小熙笑嘻嘻地鞠躬接過,小心折好放包裡。
“表彰後,你要講兩句的,回去好好準備一下吧!”
小熙的笑嘻嘻,一下變成愁兮兮,苦瓜著臉說:“院長,我怕講不好,算了吧!”
“這有什麼好怕的,隨便講兩句嘛……結尾再來句‘謝謝大家’就行了。”
院長客氣而詳盡地給她支招,教她如何隨便套幾句常用的檯面話,結果,小熙的獲獎感言,真的隨便到只有“謝謝大家”四個字,再加一個九十度鞠躬。
四年大學生活,就此圓滿落幕!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喜歡再見,心難息請大家收藏:()再見,心難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