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妃身邊的白荷和杏兒聽得主子受辱,心中憤憤不平。
但賢妃一點都不生氣,反而低聲下氣的說:“過去的事是我錯了,因此也想趁此機會向端妃娘娘賠禮道歉。”
“免了吧!”容妃譏笑道,“端妃姐姐是不會見你的!識相的還是趕緊滾回去!”
賢妃仍不與之爭辯,低眉垂眼道:“賢妃告退。”
容妃冷哼一聲,視若無睹。
賢妃帶著白荷和杏兒從另一側走過。
“主子剛才真威風,看把賢妃娘娘嚇得低聲下氣的,不敢還一句嘴!”花蕊驕傲地說道。
容妃也十分得意,“她想來拉攏端妃,沒那麼簡單!”
賢妃和白荷、杏兒來到了御花園。雖然已是春末,但御花園裡依舊是百花齊放,爭豔不止。
賢妃看起來心情還不錯,賞花賞得津津有味。
可杏兒和白荷仍氣不過,便對她說:“主子,您與容妃娘娘同是妃子,何必對她低聲下氣的。衛玲瓏姐姐今晨看到韋曼雲欺負柳姐姐,一番話將韋曼雲給氣走了,真是痛快。”
賢妃心平氣和的說:“與她爭這一時之氣有什麼意義呢?就算吵贏了,也不過是一時暢快罷了。而且本宮與衛玲瓏不同,她爭了便有理,本宮爭了便是無禮。”
杏兒和白荷面面相覷,困惑不解
賢妃解釋說:“本宮現在是要立名,和她爭執只會顯得本宮沒有氣度,與立名無益,你們明白了嗎?”
杏兒和白荷恍然大悟,齊聲道:“奴婢明白了。”
……
慈寧宮。
宣太后召見了劉顯,商議劉業的後事。劉顯認為劉業只當按照平民的禮儀安葬,因為劉業已被剝奪了王爵。至於行刺他的兇手,該查還是要查的。
宣太后覺得這麼做太絕情,再怎麼說劉業也是皇族一員。
以往劉顯對太后的提議縱有不滿也會言聽計從,但這一次卻固執己見,堅持將劉業以平民之禮安葬。
宣太后驚訝於兒子的堅持,但心裡卻感到了欣慰。因為劉顯一直以來都沒有主見,容易受人左右,這也是她不敢將政權還給兒子的原因。如今雖然兒子違逆了她的意願,但這也算是一種進步。
“既如此,就照你說的做吧。”
“是。”
劉顯並沒有從這次勝利中獲得一絲快感,因為他要的已經不是這種小勝利。
三日後,太后召見後宮所有從五品以上的嬪妃前來慈寧宮議事。這太后欲立皇后的訊息早已在後宮中不脛而走,所以這次召見的目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這三天裡,容妃、端妃都已吩咐了自己的從屬們該如何說話;賢妃也沒有閒著,在這三日裡也籠絡了不少人心。端妃已知賢妃和容妃來找過她,但她一直留在慈寧宮照顧宣太后,避而不見。
巳時二刻,後宮嬪妃共一十八人齊聚大殿,按位分坐定,靜候太后駕到。
在殿的嬪妃們,各懷心思,惴惴不安。誰人當選皇后,都牽動著她們今後在宮裡的命運。
是容妃還是端妃,抑或是賢妃?容妃又太子生母的身份,端妃是太后的親戚侄女兒,賢妃雖沒什麼關係,但近段時間甚得皇上和太后的賞識。三人誰當皇后都有可能,不過在眾嬪妃心裡,勝算最大的還是容妃。
因此,容妃面上總帶著成竹在胸的笑意。
喜歡帝臺春請大家收藏:()帝臺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