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炎道:“以臣看來,公孫戰此時離去是一件好事。其一,朝廷不必在負擔魏軍的糧草;其二,皇上也不必費心思去和他周旋盟約一事。”
劉天賜也覺得有道理,但是劉炎說出來的,心裡或多或少有些不悅。因為劉炎開口後,其他大臣就只會表示贊成,居然沒有一個人提出不同的意見。大臣們的反應讓劉天賜很清楚的意識到了劉炎在朝中的勢力,他想要擺脫劉炎的掌控,難如登天。想到這裡,不禁有些心寒。
“御城王言之有理。”劉天賜無奈地說道。
話音剛落,公孫戰就走了進來。
“外臣見過樑國皇上。”
“公孫將軍免禮。朕聽說將軍是來辭行的?”
“正是。”
“為何突然早歸,莫非是我大梁招待不周?”
公孫戰搖搖頭,道:“戰離開大魏之時,國君曾言,梁國經此一亂,必然是百廢待興,若梁地戰事休矣,則立即歸國,切勿給梁國平添負擔。戰不敢耽誤,還請梁國皇上賜戰通訊令牌,讓戰早日歸國。”
劉天賜歎服道:“魏國皇上開明如此,真叫朕仰慕啊。來日若得機會,朕願與魏帝舉杯共飲,暢談天下大事。”
“戰定將梁帝之言傳達給我大魏國君。”
劉天賜令人給公孫戰通關的令牌,同時賞賜金銀器物三十車,在派大南宮段平相送。公孫戰謝恩離去。出宮之後,便立即領了人馬,離開了京城。
段平接到給公孫戰送行的聖諭時,公孫戰的人馬已經離京。段平只能快馬加鞭去追,離城二十餘里,他才追上了魏國的兵馬。
段平報了姓名,公孫戰聞知,就讓部將領著兵馬繼續前行,而他則留下來與段平會面。
“公孫將軍為何走的如此匆忙?”段平問。
“思歸心切,故先離去了,還望大南宮見諒。”公孫戰說。
段平點了點頭表示理解,“在下奉皇上旨意,來送公孫將軍一程。”
“不必了,大南宮請回吧。”
“在下有一言想告訴公孫將軍。”
公孫戰見段平神色嚴肅,便想知道他要說什麼。
段平道:“公孫將軍,你可知道令弟公孫昭何在?”
公孫戰道:“昭已歸國。”
“他怎麼就回魏國了呢?此前我聽說他是尋將軍去了。”
“尋我?”
“與他一同在使館的凌莊主是這麼說的。”
公孫戰察覺到了不對勁兒,正要問個明白時,一輛馬車疾馳而來。
兩人翹首盼望,馬車很快來到面前。車簾升起,來者正是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