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3章 早朝生變

第893章早朝生變

翌日,天色未明。大雪紛飛。

大殿內,到來的大臣們互相打招呼問安,然後聚在一塊兒聊著這兩天的天氣。

“今天還是一樣的冷啊。”

“是呀。”

“這雪都下兩天了,看這樣子今天恐怕也停不了。”

“街上積雪沒膝,今晨我這馬車陷在雪裡,只能下車步行。若不是早早就出門,恐怕今天就遲到了。”

……

大臣們正聊著的時候,田阜到了。眾人打住了話題,上前來向田阜一一寒暄問安。

“田相,朝廷是不是應該派些人每日清掃積雪。這積雪盈尺,阻礙出行,與百姓不利啊。”剛才那位馬車陷住的大臣說道。

“一會兒讓諸曹合計合計,若有餘銀,即可上奏皇上,請皇上定奪。”田阜說道。

“如此恐怕又要耽誤多少時日了。”另有一大臣說道,“以前是田相操持政務時,是令到必行,現在兜兜轉轉,最後還是被否決,實在令人心寒啊。”

“是呀。”

眾人跟著點頭附議。都認為一切政務交給田阜來決定,照往常一樣辦事最為舒適。自從皇上冊立新的太子之後,皇上開始上朝,太子開始參政。一應政務先經過田阜之手,再經過太子,太子看過後再交給皇上,最後是皇上拍板定奪。一個流程下來,少則三五天,多則十天半月,政令才能下達。大臣們都認為這是太子不諳政務以及皇上年邁精力不足所致,卻不知其實拖延政務的人正是田阜。田阜的勢力滲透到各個部門,想要拖延政務易如反掌。

“各位同僚稍安勿躁,皇上能夠上朝了,說明龍體康愈,這是好事。而太子在外成長,政務之事還需慢慢學習。請給各位給太子一點時間,將來他必是開明之君。”田阜說道。

聽他這麼一說,大臣們紛紛稱讚田阜言之有理、高風亮節云云。

正說間,有內侍進來,請眾人到大殿早朝。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臣有本要奏!”

內侍話音剛落,御史中丞張庸便站了出來。

田阜感到絲絲不安,因此張庸一直都與他不睦。

“張愛卿要說什麼?”南宮紀問。

“臣收到一份狀紙,狀告光祿大夫田惇霸佔良田,私建宅院,豢養死士,橫行鄉里,欺壓百姓,強搶民女。並在桂嶺郡仍郡守期間,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將朝廷賑災之銀中飽私囊。簡直罪大惡極,懇請皇上降旨徹查!”

佇列裡的田惇聽到這話,驚出了一身冷汗。

“田惇何在?”南宮紀道。

田惇戰戰兢兢地走了出來,心虛地說道:“臣在。”

南宮紀道:“張愛卿所言是否當真?”

田惇慌忙道:“皇上,臣惶恐啊!臣不明白,為何有人要汙衊微臣……張庸所言,完全是子虛烏有。懇請皇上明察,還臣清白!”

“嗯……朕明白了。即如此,著令御史臺徹查此事。”

御史大夫楊藺作揖道:“臣領旨。”

本以為皇上會當場駁斥此訴狀的田惇徹底懵了。呆了半晌才想起田阜來,於是立即向田阜投去求救的目光。只見田阜微微昂首,雙目似閉似張,鎮定自若。田惇心裡穩了,想著有田阜為靠山,一定能化險為夷的。

其實田阜的內心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鎮定。他在尋思張庸為何突然上奏此事。雖然張庸與他不睦,但素來沒有正面反對過他,最多是在背後說些氣話。可這一次張庸站了出來,難不成是有人指使?想到這一點,田阜跟著就想到了南宮若愚。因為今天南宮若愚沒有來上朝。他為何沒有上朝?是故意避嫌麼?但是,兩天前他們還相談甚歡呢……難道,這是他故佈疑陣?

帶著一串疑問,田阜聽到了內侍宣佈“退朝”的聲音。

皇上已離去,田阜低著頭向殿外走去。田惇跟了上來,焦急地說:“田相,你可得幫幫在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