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在他們冰窖中搜出證據,那麼怡春樓和蔡嫲嫲都脫不了干係。
不過要想派兵包圍怡春樓,得要有三法司衙門的手續。
如今百里永志不在揚州,門內事務由排行第三的郭永望主持,沈邵行了公文去找郭永望。
郭永望則有些顧慮,“查封怡春樓此事非同小可,你除非有確鑿證據,否則我沒法批准。”
沈邵道,“不去追查,又何來證據?”
“沒有證據,我怎麼放心讓你去查?”
兩人陷入扯皮之中。
沈邵深知,行動越快他們越有把握找到怡春樓的把柄,可郭永望與百里永志素來不和,而他又把沈邵當成百里永志一派的人,所以遲遲不肯下令查封怡春樓。
郭永望也有顧慮。
怡春樓的幕後老闆是趙面首,再往上追溯是安樂公主,那可是皇親國戚。
他不過是一個享受從五品待遇的副總捕頭,又怎麼敢貿然得罪權勢滔天之人?
百里永志倒是一甩手,離開揚州落得個清淨,燙手的山芋在他手中,滋味可不好受。
終於,沈邵忍耐不住,“郭大人,這件事是由我主張,若將來有什麼閃失,一切推在我身上便可!”
郭永望暗中搖頭。
這就是沈邵與方元的不同之處。
做事衝動不懂得保全自己,動不動就賭上自己的仕途,去做一些無用之事。
而換作方元要查案,會先帶人去做出了事情,往下面一推了之,也不會跟給上司帶來麻煩。
沈邵辦案能力不差,但處理人際關係上比方元要差遠了。
不過,轉念又想,這沈邵平日裡不聽自己使喚,不如激將他一下,若是成了自己也有功勞,若是不成正要給他一個教訓,順便滅滅百里永志的威風,何樂不為?
“你敢立軍令狀?”
沈邵取來筆墨,“吾沈邵,請調兵馬查封怡春樓,若有閃失,一切由本人負責,與他人無關。”
斟酌再三,百里永志才在文書上核准蓋章。
等拿到批文點卯百餘官兵,已過了兩個時辰。
傍晚時分,沈邵、何正德率三法司衙門的衙役,第三次來到了怡春樓。
蔡嫲嫲見沈邵如此陣仗,有些慌神,出來道,“趙捕快,這是何故?”
沈邵道,“我們奉三法司衙門之命,前來調查柳十娘之案,其他無關人等一律退避!”
此時,華燈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