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親母身死的真正緣由,他就想代母和離歸家。
可盧母的孃家已經沒人,更沒有幫襯,盧家又擔心寵妾滅妻的罪名,就一直沒同意。
但又擔心盧浩安不用心幫著考科舉,還說過,就算考不過,十年後也會放他們母子脫離盧家。
否則就算是頂著盧家小叔子欺辱嫂子的難聽名聲,也要把他送官。
明明他才是家裡的長子。
他同意了。
只為了想要將母親接出那吃人不吐骨頭的盧家。
從那天起,他們倆人就換了名字。
他成了盧浩清,而真正盧浩安從那天起就消失了。
盧家對外只稱盧浩安身體不好去神醫谷養身體去了。
那一天,盧家才剛娶進門家的新婦死了,還死了十幾個侍衛小廝,對外也不能說是想幫著算計未成被打死了吧?
對那親家的說法就是得了暴症病逝,盧浩清又娶了那家的一位嫡次女,就算是了結了此事。
本來今年有恩科,以盧夫子這些年的努力,大約是有一半的成算考中。
他就能把母親接出盧府。
滑稽的是,那個盧浩清,他明明不用去考試,只要在開考的那天,待在院子裡不出門就可以。
可他卻自以為是的去買賣考題,還留下了線索。
當恩科成笑話,科舉舞弊案爆發。
買賣考題,賄賂考官,盧浩清都參與了。
而且他自己遭受不住嚇唬,自己交待了讓盧浩安替考的事。
還在考場裡考試的盧浩安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抓了起來。
盧家使了關係出了大把的銀子,把罪名都推到了他身上。
還是歐陽疏的弟子,也是負責處理這次科舉舞弊案的巡查使大人,在二皇子的人保盧浩清的時候,順便把盧浩安也放了出來。
反正都是姓盧的。
沒錯,盧家明面上是普通商戶,其實早就暗投到二皇子門下。
也是這個時候,盧浩安才知道,他爹的那位外室就是二皇子賞的。
正因為想要二皇子更信任他的忠誠,才會寵妾滅妻,甚至在科舉舞弊時還要把他的命也葬送進去。
這恩科的科舉舞弊案死了不少,京城的砍的人頭滾滾的。
但大都是一些不大不小的,除了禮部侍郎的官,也是逃無可逃的最大官,且被連累了九族。
其他人都是各部官員特意推出來消皇上怒氣的。
人有人道,鼠有鼠道,官自然有他們各自的為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