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瑜:“皇上您當然是太後娘娘親生的,只是十根手指頭都有長短呢,太後娘娘會偏心更小的是很正常的,因為更小的一般更加需要照顧,照顧著照顧著就習慣了。”
皇上沉默不語,他知道這是事實,他不就是一個偏心的父親嗎?他如今對待幾個兒子也是天差地別的,他對六阿哥最好,對三阿哥平平,對四阿哥不喜,對五阿哥無視。
佩瑜:“況且,太後娘娘心裡也未必沒有您啊!誰讓您現在是皇上,什麼都有了呢?未來您的兒子還會繼承您的皇位,太後對此應該是放心的。反觀太後的小兒子,被您發配去守皇陵了,這對於一個真心對待孩子的母親來說,這簡直就是讓她時時刻刻擔心啊,她會擔心他吃得好不好,穿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擔心他開不開心,擔心他的前程。您和太後的小兒子都是太後的兒子,可是您和他的境遇是天差地別的,太後在放心您之餘,可不是隻擔心小兒子了嗎?”
皇上:“原來如此,難怪朕覺得皇額娘很是別扭,有時候還是會關心朕的,但是又經常對朕陰陽怪氣的。原來皇額孃的心裡還是有朕的,只不過朕現在擁有得太多了,她對朕太放心了。”
佩瑜斬釘截鐵地說道:“是的,就是這樣。”
皇上顯然是被說服了,心情好的不是一星半點,整個人都放鬆下來了。
佩瑜也偷偷舒了一口氣,媽耶,她不擅長安慰人,更加不擅長騙人,她真是太難了!
佩瑜感覺得出來,對於太後來說,最重要的小兒子,其次是孃家烏拉那拉家,最後才是大兒子這個皇上,出身於烏拉那拉家的皇後,作為太後的侄女,在太後的心裡其實都比皇上更加重要一點,因為有皇後在,可以擔保烏拉那拉家的榮耀。
雖然事實如此,但是佩瑜不能這樣和皇上說,這明顯不是皇上想聽的話,皇上心裡未必不明白,只是他需要的是不一樣的解釋和安慰,佩瑜也只能絞盡腦汁地給他了。
皇帝輕輕握住佩瑜的手,感慨道:“還好有你在朕身邊,能替朕解惑。”
佩瑜微微一笑,“臣妾不過是說了幾句實話罷了。”
皇帝嘆了口氣,“太後偏心之事,朕也曾多次感到困惑和委屈。但聽你這麼一說,朕似乎明白了許多。身為帝王,朕雖擁有無上權力,但在親情方面,卻也有著無奈和遺憾。”
佩瑜安慰道:“皇上不必太過憂心,太後對您的關愛或許表現形式不同。今後,皇上若還有煩惱,不妨與臣妾分享,臣妾定當竭盡所能為皇上排憂解難。”
皇帝將佩瑜摟入懷中,說道:“唉,也只有寧妃你能讓朕放心地說一些難言之隱了,每次把這些話說出來,朕心裡就開闊多了。”
佩瑜:“這是臣妾的榮幸,這麼說,臣妾也充當了皇上的解語花了?不過說到解語花,還是熹妃更加符合呢!”
佩瑜聽說甄嬛經常和皇上商談朝堂上的事情,甄嬛總是字字珠璣,每每都能夠為皇上排憂解惑。
皇上皺了皺眉,剛開始時,他是欣賞甄嬛的聰慧和大膽的,也覺得甄嬛對他幫助良多,只是時日久了,他就有些煩了,覺得甄嬛幹政了。
況且,他來後宮是來放鬆的,不是來操心朝堂上的事情的。
皇上嘆了一口氣,說道:“熹妃不及你安分守己。”
佩瑜:呵!她就知道,和皇上談論政事,他遲早有一天會覺得女人幹政的,在皇上心裡,他覺得女人就不應該參與政事,所以她才懶得為皇上排憂解難,真是費力不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