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關門嗎?”
“不用。”
陶宇昂隨即走進辦公室,來到辦公位的一側,靜等下文。
李振銳露出抹讚賞,側目說道:“沒想到啊,你居然會做市場研報,要不要考慮開個訂閱專欄,公司給你推資源。”
“啊?”
陶宇昂一頭霧水。
見對方還裝,李振銳笑道:“你別擔心工作量增加,要是專欄干好了,你收入翻倍也不是問題。”
此時陶宇昂很懵,他壓根就沒做過什麼市場研報。
況且退一萬步講,哪怕他做了,李振銳又怎麼知道的?
“你啊你,就是喜歡低調,大前天你不是提前下班,說有事情要忙嘛,恰好當天有個大客戶要找你,我就用你的電腦登入後臺,把他那筆申購資金透過了,然後發現你小子居然還會做市場研報,而且比資料部門做的還要好。”
李振銳講明來龍去脈,然後又說道:“我是看在書雪份上才幫你爭取到的機會,要是欄目做起來,說不定你就是下一個孫建冬。”
孫建冬,2004年加入華夏基金,2005年6月起擔任華夏紅利基金經理,2008年1月兼任華夏復興基金經理。
在他任期內,華夏紅利總回報超過500%,2008年,華夏復興基金在大盤下跌的情況下,淨值增長率為29.873%,表現出色,被評為2008年華國基金排行榜中的十大最佳股票型基金之一。
只有幹過基金經理的才知道,明星經理和普通經理的收入是天差地別,隔著一條天塹的。
就拿孫建冬這位明星經理來說,他一年的管理費,少說都是千萬華國幣起步。
有公司資源扶持,陶宇昂說不心動都是假的,可現在問題是,市場研報不是出自他的手筆。
放在他工位電腦桌面的市場研報檔案,是他聽說張揚對滬財學生出售自制研報,特意透過其他學生渠道搞來的盜版。
本來他想著說,一個學生搞出來的東西,能有什麼質量。
可隨著他深入仔細檢視,頓時發現了張揚的可怕天賦。
這也是為什麼,星期一他找張揚“興師問罪”的同時,還不忘丟擲橄欖枝的原因。
優秀的金融市場分析人才,無論走到哪都是香餑餑。
就有點類似於“物理化”,只要學好了這三樣,進可攻北上廣,退可守雲貴川。
“考慮清楚沒有,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李振銳又問。
“我回去再想想吧,主管你也知道我已經三十二歲,最近想著和書雪先把婚結了。”
陶宇昂拉嶽書雪出來擋槍的同時,大腦也飛速思索,他在想如何把握住這份機遇。
成為明星基金經理,就類似於橫店幹日結的跑龍套,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大明星,收入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
“原來是這樣,那行,你們先把婚結了,等這件事情過後,你再給我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