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盤掛單兩萬元打板後,張揚又用許芷若的模擬盤,買入30萬資金ST中紡機,賴偉傑的模擬盤則是沒有任何操作。
隨後,他沒有再關注ST中紡機,而是把精力放在了銀行、保險和金融等板塊。
因為馬上就是10點鐘,《央行貨幣政策一季度例行會議》即將召開,現在市場資金,以及板塊內部資金都在觀望。
如果說真有下一個“4萬億”的前瞻言論出來,這些直接受益板塊會被瞬間拉昇。
等待會議召開期間,張揚開啟了百度貼吧。
在看見昨天釋出的操作帖子下方的一條條質疑回帖,他淡然一笑,並沒有去回應,也沒有與對方爭辯的想法。
因為在資本市場,爭吵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想要對方服軟,最好的方式是把收益圖狠狠地拍在對方臉上,這是最簡單粗暴的。
張揚心態沒有被質疑聲影響到,他開啟帖子編輯頁面,寫下自己打板ST中紡機的心得。
除了張揚在等待外,投資學的何婧、王六,遊資廖國沛、陳三榮,甚至包括金融機構、上市公司老總都在等待這場會議召開。
無論是炒股,炒外匯黃金,還是經營企業,其實都是緊跟國家的政策風口。
像1978年提出改革開放,集體經濟要向市場經濟轉型期間,第一批下海經商的不說人人過億,百萬身家是肯定有的。
因為當時一臺CRT彩色電視機在港島賣3000左右港幣,也就是大概925華國幣。
可如果把CRT彩色電視機運到內陸售賣,價格會立馬翻3倍,而且市場需求遠遠大於供應。
不僅是電視機,收音機、交換機、傳呼機,以及各類日用百貨,轉手就是1-3倍淨利潤。
華威公司的任老總,他起初就是靠著代理港島鴻年公司24門程控交換機,賺到的第一桶金。
在時代的浪潮,以及股市的趨勢下,個人的力量十分微小,所以都講究順勢而為。
哪怕華爾街巨鱷資金龐大,也沒有說在2000-2003年網際網路泡沫,2007-2008年次貸危機中,強行拉昇美股走勢。
只有學會順勢而為,才能立足於不敗之地。
……
華國燕京。
人民銀行總行會議廳。
這裡是《央行貨幣政策一季度例會》的召開場所,有三四百平的寬裕空間,此時記者和各大媒體已經集體就位。
他們手持“長槍短炮”,把鏡頭瞄準門口方向。
隨著時間一點點推移,參加會議的貨幣政策委員,以及主要發言人陸續進場。
“咔嚓咔嚓——”
閃光燈不斷,快門好似不要錢。
國臺鏡頭立馬給到了貨幣例會的主要發言人,記者彭瑞祥也向正在收看直播的觀眾介紹道:
“周川行長已經進入會場,他是《央行貨幣政策一季度例會》的主要發言人,也是央行貨幣委員會的首席,本次會議他會為我們今年的貨幣政策進行主要定調。”
2009年是走出次貸危機的關鍵年,一季度貨幣政策例會,是全球矚目的關鍵錘。
就像古人說的,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季度例會就等於春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