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遙回答:“人情賬我會還的,等我工作了,用自己賺的錢買禮物送他。”
她點了點頭:“這樣還算真誠。錢是其次,重要的是心意。今年和以前不同,我還添了一個願望。”
“什麼願望?”
“幫你求個好姻緣。”
淩遙:“……”
秀姨笑著接話:“阿遙這麼靚,一定可以找到鐘意的物件。”
只有淩遙感覺眼前一片黑:“我才十九歲,也太著急了。”
老人道:“你哪裡懂,這個年歲剛剛好,要是過幾年再求,那就是臨時抱佛腳,來不及了。”
淩遙笑笑,回應:“我也有幫你祈求健康。”
外婆快八十了,這幾年去醫院的次數越來越多,她真心希望外婆可以長命百歲。
7月,她回到港大,跟著導師參加一些專案活動,同時繼續接受ady課程。不知不覺,從土裡土氣的姑娘,變得時尚高雅,品位提升數個eve。
日子一天天過去,12月到來。
淩遙結束了期末考試,聖誕前夕隨媽媽參加一個慈善晚宴。
這種晚宴,她本不是什麼重要角色,表現得落落大方即可,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幾個本地明星、闊太或者年輕一輩的繼承人上。
然而,淩遙還是登上了港城小報。
不知記者是不是覺得年年都報道那些人,沒什麼新意,今年除了評論大家的穿著,誰誰捐了多少,拍下什麼展品外,幹脆給了淩遙一個篇幅,說東方貨運公司老闆的繼女淩小姐正式進入社交圈,慈善晚宴現場鋼琴演奏為大家助興,很有大家閨秀氣質。
翌日,淩思思收到資訊,說淩遙上了報紙,她特地讓人去買了一份,在家中仔細閱讀,笑著對女兒說:“沒有給他們塞錢,他們竟然也寫得很正面。”
港城小報的營收除了零售、廣告之外,也接收個人贊助。類似這種活動,有的人要博版面和誇贊,通常會買通小報,沒有贊助的,就算上了版面,也可能不會寫好話,港媒又毒舌,總是能拍到一些醜照,或者大開嘲諷,評論人家這不好那不好。
淩遙匆匆看了眼上面的內容,沒當回事,她說:“我的考試已經透過,交換專案結業,明天就飛回京。”
淩思思驚訝:“這麼快?不在這裡跨年嗎?”
“不了,”淩遙解釋,“回去還想考兩門課,要不然就只能推到明年學弟學妹開了課再補修,很麻煩。”
淩思思沒有勉強,吩咐她:“你回去後不要懈怠,不能因為沒有人管你,你就懶散隨便,又變得跟個土包子一樣。”
“知道啦。”淩遙無語。
不過,淩思思看著被自己改造成功的女兒,成就感非常強烈。
“我去找先生看過,說你婚姻很好,能嫁大富大貴之家,這裡的人很信這些,都想找旺夫的女人。但酒香也怕巷子深,以後你寒暑假過來,我帶你多參加一些活動,雖然你是沒有繼承權,不過有這張臉,還怕找不到好男人?”
這一刻,淩遙對淩女士的忍受簡直到了極限。
她咬著後槽牙,忍住火氣,不耐道:“再說吧,我還有試要考,誰去想這些。”
那份小報上關於淩遙的文字與照片,直到晚上,才傳到袁徵的手機。
袁徵一臉得意來沈青黎家中獻寶:“哥們兒,有小侄女的訊息,想看嗎?”
沈青黎沒有直接說看或不看,語調漫不經心:“看來是真有眼線。”
“那可不。”
“線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