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脫下布制手套。
先是探了探患者的額頭溫度,又撥開他的眼睛觀察眼白,接著低下頭去,仔細看了看病人的鼻腔附近是否有紅腫,還讓他伸出舌頭看看,最後檢視兩側耳朵是否有水泡紅斑之類的異樣。
過程中儘量減少自己和病人的直接接觸,包括面板直接接觸和衣物接觸。
大致得出一個結論後,便走到草廬正中央的桌案旁,準備找到編號為一,且名字對應的案卷。
每個案卷中間都夾著木製書籤,書籤尾部打孔,吊著一個小布片,上面寫著編號和病人姓名。
張燕只粗略一看,便找到了對應的竹簡。
抽出,攤開。
上面第一列,正清楚地寫著:“一床,病者阮青巖,男,年二十六……”
後面還寫了一大串文字,從他發病入住這裡開始,到昨日,每日的具體情況,服用藥物為何,飲食情況怎樣,每一次的記錄都有具體日期。
張燕在文字末尾,添上今日日期,記錄下自己剛才觀察病人面部五官的特點。
這也是張燕強制要求的,稱之為病歷,必須為每一個病人準備好。
疫情爆發的太快了,張燕不得不暫停學堂的工作,命令所有傳經士緊急轉職,幹起醫祝的老本行。
張燕自己還有黃邵裴元紹等人,只要是識字會寫字的人,全部都投入到了這場緊急醫療救治行動中去。
黃巾軍對這方面沒有什麼怨言,太平道本就是以符水治病起家的,治病救人,是黃天授予所有黃巾士卒的天職。
等他差不多寫完,陳大有掀開簾子,擔了兩桶熱水進來,每個水桶裡還浮著兩條手巾,和一個舀水瓢。
“督軍,這水剛剛煮沸,咱們開始吧。”
張燕點了點頭,捏起沸水中的手巾,稍稍擠出一些水來,再用來擦手,炙熱的溫度覆蓋在他的手背上,讓他的面目瞬間扭曲,忍不住發出嘶的一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忍著擦完手,整個手都是紅彤彤的,稍稍吹一吹風,感覺能用手背正常檢查病人溫度了,再繼續檢視二號床的狀況,重複之前的過程。
為了儘量減少病菌的傳播,張燕只能採用極其原始的方法,用沸水消毒。
至於消毒酒精,他沒有時間釀造,提純又沒有這麼多的低濃度酒給他可勁造。
他們身上的衣物,在之後同樣要用沸水煮過,還有病床和病人的衣物也是,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再沸水中煮過一遍。
陳大有則提起另外一個木桶,走到一號床邊,舀出一些水來,倒在木盆中,請病人清潔身體,若是身體虛弱不能自己行動的,還要協助輕擦體表。
兩人分頭行事,一個檢視並記錄病況,一個則協助清潔病人體表,同時檢查衣物和床被是否汙穢,若有汙穢,便要及時進行更換。
等兩人差不多辦完事了,淡淡的食物香氣就透過簾子傳了進來。
沒過多久,黃巾火頭軍便端著一大鍋菜粥進來,分別給各個病床上的人分早食。
等陳大有也用沸水擦了擦手,清潔了表面,兩人便各自提著水桶走出病房草廬,灑了髒水,再到黃天飯舍取餐。
“督軍,我們的人手還是太少了,何況還有一些傳經士自己就病了,這樣下去,就算不會被染上,也會累倒的!”
黃邵端著碗,來到張燕面前講道。
陳大有知道這些資訊自己不該聽,不用張燕吩咐,很自覺地端著飯碗離開。
喜歡三國從黃巾小兵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小兵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