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皇宮,謹身殿。
這座昔日夏國最高權利象徵的宮殿之中,如今龍椅之上坐著的,卻是雲國的皇帝蕭承。殿中議事的官員們,也是蕭承的隨駕重臣!
執掌尚輿備事處的陸炳,此時快步出列,抬手稟報道∶
「啟奏陛下,夏國小太子已被擒獲,此時正在押往金陵的路途之上。」
蕭承斜靠在龍椅之上,沉聲道∶
「此前追擊夏國百官的騎兵精銳,派人送回急報。夏國兩名陸地神仙境的高手突然殺出,欲要救出夏國太子。」
「茲事體大,不可不重視!」
「即刻傳朕旨意,著令五軍都督府、尚輿備事處、東緝事廠、即刻抽調軍中精銳、衙中供奉高手,立即前往護持,切勿讓夏國小太子有所閃失!」
夏國太子在手,則意味著北境能夠更快平定。是以縱然小太子身邊已有黃裳、楊再興、黃忠、楊大眼等高手,但還為了以防萬一,還當立即抽調人手前往接應。
被點到名的幾個衙門主事官員,當即上前一步,拱手應道∶
「遵旨!「
蕭承頓了頓,又開口道
「而今夏國京師已被攻下,太子百官皆被俘虜,夏國社稷已滅。當即刻明詔天下,以示我大雲正統,號令南北各地方臣服!」
「再令前線各部大軍,並抽調三十萬地方郡兵,即刻接管地方防務。但有抵抗不降者,攻而滅之!「
如今天下局勢已然明朗,這道詔書一下,江南、豫、燕、晉、遼、北境,大多城池必然聞風而降。縱然有少數有心違逆惶惶天下一統之勢,在雲軍所向無敵的兵鋒之前,也必然兵敗!
這個時候,卻又有大臣站出來,問道∶
「陛下,這齊地四郡與海陵郡之中,還有張士誠、陳友諒二部盤踞。是招降,還是發兵圍剿?」
或許一般朝中大臣不知道其中內情,但此時謹身殿中眾臣卻都是知道。
這蟠踞五郡之地,幾年來牽制了夏國不少精力,拖延其國力恢復的張士誠、陳友諒二人,正是陛下當初早早佈下的兩枚棋子!
蕭承眼神淡然,沉聲道∶
「陳友諒此前,已與夏國宮英縱暗中勾結,欲要扶立夏國太子登基,於北境另立夏朝,以圖權勢地位。如此反覆小人,不需勸降。著令兵部下發調兵公文,右軍都督府派兵剿之!」
「至於張士誠,他若有心甘願歸降,可以國朝子爵位待之。」
如今雲國人才濟濟,不缺名臣猛將。尤其是蕭承還極其看不上陰桀反覆的陳友諒,留著作甚?
已經正式升任兵部尚書的諸葛亮,此時當即出面接旨,躬身應道∶
「兵部領旨!」
眼見用兵之事商議完畢,禮部尚書張昭,卻是出面行禮道∶
「陛下,禮部主客司上奏。「
「高麗國請求朝拜陛下,以求冊封!」
蕭承聽到這裡,倒是眉頭一挑。
這夏國還沒正式宣告覆滅呢,高麗就派使臣求見,要求冊封了?
這認新爹的速度之快,實在讓人有些錯愕啊!
「既然如此,以郡王之位冊封高麗國主。禮部照例賜下金印王服,車馬儀仗就是了。」蕭承沒有當一回事,隨口答應道。
而此時的張昭,卻是依舊站在殿中,開口道∶
「陛下,這冊封之事,高麗使臣那邊,倒是有不同意見。「
「什麼意見,想要直接內附我大雲?「蕭承皺眉道。
張昭嘴角微微抽搐,開口道∶
「高麗使臣,請求陛下冊封其國主,都督高麗、渤海、扶桑、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