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我去出使遊說,要麼我輔佐君王或是主官明天下勢,做謀主之客!”
蒯通的本領,安期生早就有所領教了。
蒯通辯才無雙。
善於陳說利害。
若是亂世,當為雄主謀士。
可助王業。
“如此看來,蒯兄只能出國遊說,想必陛下現在很需要這樣的人才!”
昨日策問,題目就是進攻與防守。
毫無疑問,始皇帝,就是一個主攻伐為放,輕防禦的人。
別看他修長城,其實是給第二大秦皇帝修的。
始皇在位期間,壓根用不上這玩意。
含義並不大。
因為他是一個霸道的君王。
他控制的大秦,強大。
他控制的軍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哪裡需要長城這個玩意。
況且長修的主體是秦、趙、燕三國的舊城,現在大秦要做的,只是將舊城連線一起,形成一條綿延萬里的籬笆。
蒯通舉杯敬酒道:“春開之後,東北之地也要化雪了,我便可以啟程!
盛夏之時我便可以返回,秋收之前還能趕上帝國的另一件大事。”
說到這裡,蒯通不在言語,邀杯同飲!”
安期生眸中閃過一抹精芒,又似有所悟。
大秦即將開啟遼東攻勢。
酈食家已經搶在了前面,探得箕子、天毒等國的情況。
始皇早就發兵之意。
準備工作就緒,滅半島各國即將開始。
但是在攻打箕子、天毒等國的時候,難免也需要與東北的扶余、沃沮等國進行遊說。
以穩定兩個蠻夷之國,使之不插手遼東之東的事。
雖說這二國也未必敢插手。
但是這個時候有人主動請纓,前去遊說,對始皇跟大秦來說,也是件好事。
況且安期生敢保證,蒯通如果為使,絕對不會只是簡單的遊說。
怕是趁機打探訊息,探得東北之地的情況,去尋路,這才是最終目標。
畢竟,大秦始皇帝,意在進攻,而非固守。
修長城的意義,是讓長城內的百姓安心生活農耕繁育。
而非讓軍隊貪圖享樂,好逸惡勞,不知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