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有這麼多的精力、財力、物力、人力給你修兩條路?
不帶這麼耗費的。
哀牢王聽了,更是心中猛顫。
“韓大帥,以小王之見,還是選北線為宜,北線用時少,可以早些修過山,打到孔雀國去。”哀牢王繼續說道:
“如此,陛下必然龍心大悅,滿朝文武必興奮恭賀!”
呵!
老狐狸終於露尾巴了。
你比范增還要壞。
韓信神情肅然,轉過身來,掃了眾人一眼:“本帥認為,範真此言頗有道理。
路麻,多多益散,我大秦富有四海,萬里之大國,何愁這點精力與錢財人手。
要修就兩條一起修,哪一條先修完,大軍就先從哪一邊打進孔雀國去。
如此豈不美哉!”
始皇為何要向各郡修馳道,為的僅僅是商旅方便。
大大錯也。
首要是加強中央之權,實際是控制地方。
哀牢國本就是多山地叢林,少路之地。
不多修點大路,怎麼控制哀牢下面的各邦各族。
趁著這股風,這個勁,在哀牢多修幾條大道。
就算西征有差池。
起碼,哀牢國跟附近的小邦小族,永遠也別想離開大秦的掌控。
章邯也是沙場宿將,更是經濟能手,頃刻也明白了韓信的用意。
看似是瘋狂盲目。
實則佈局深遠。
修北線,雖然可以早點西征打到孔雀國。
但是必然會疏忽了哀牢國南部地區,以及向南直到大海之境的所有其它未征服的蠻夷。
南線一但修通,大秦兵峰可以回頭向南攻伐所有不臣服大秦的小邦小族,有勞力了又可以向南繼續修路,以此向南發力。
西進與南進兩線並用,一個也不耽擱。
如果遲早要做,不何不早做。
未雨綢繆,方無來日之憂。
“既然如此,那便南北線一齊修築。”章邯看了一眼哀勞王,這才強調道:
“我雖是副帥,實則是跟哀勞王一樣,屬於糧草後勤官,唯一能做的就是保障大軍的物資還有後方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