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政策的原因,讀書人是高高在上,有官身有功名的人,家財萬貫。
正應那句杜甫的詩。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這就是大明,一個上層繁榮而下層畸形又貧苦的社會。
雖說大秦的百姓們過得也苦。
但是貴族與百姓們的差距並不大。
“看到沒有,這大明,生病了,難怪會被區區蠻夷給欺負!”
“我大秦當警惕,為何要重法,為何要極力約束那些舊貴族,為何要將那些沒有功勞的人貶為庶民,這就是原因!”
“如果讀點書,識幾個字,便能坐在百姓的頭上作威作福,那這樣的讀書人可以全部殺掉了!”
“如果,當了官便可以凌駕百姓之上,便可以公然竊取國家的利益,這樣的官員也可以坑殺了!”
四周的隨行人員不由的全身發顫,一股惡寒撲面而來。
陛下這是觀大明有感吶。
看來日後的大秦,依舊是要走嚴法律人之路。
沒有功勳,在大秦,即使你是皇族之人,三代之後也是一個庶民,沒有有任何的特權。
沒有能力,即使是皇家公子也只能袞一邊待著,做個簡單的富翁,等你的下一代出來,稍好的還能繼承點財富,不好的,庶民一個,跟老百姓一樣,該幹麻幹麻。
相比之下,大秦沒有了那些復辟者,大秦的朝野更健康,也更合理。
進入長江,從鎮江府過了,便是應天府。
金陵南都便是在應天府之中。
浩浩長江,蕩蕩茫茫。
長江的船隻也是非常的多,兩河對岸往來頻繁的商旅過客。
長江中下游的貨貿也很頻繁,在這個水運為主的封建社會,河運乃是主流。
有河的地方才有城,才能留住人,才能發展壯大。
同樣的,對於大秦的貿易商船,應天府也是極為的重視。
派人在長江邊碼頭早早的恭候了。
並且有船朝著他們划來,想來是作為嚮導,前來幫他們指路的。
始皇半眯起了雙眼,眺望那依稀可見的金陵城。
很大。
周遭城牆很長,一眼望不到頭。
遠比咸陽寬闊。
而且金陵有一個特點,這裡山多,可以依山勢還有河流跟低地進行監造。
金陵就彷彿是一座依靠於大山,又隱於茂密林木中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