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九章 挑戰權威(1)

杜黑的神情很複雜,一會兒陷入冥想,一會兒又皺眉分析,最後才道:“你這個想法很有趣,很具有挑戰性!”

“我把這個想法寫在信上寄給了馬可尼先生,他給我回了一封信,他認為在理論上是可以辦到的,具體情況如何他要做一次實驗才能確認,一旦有了結論,他會立即通知我,如果這個發現具有重要意義他還會寫一篇關於這個發現的論文。不過學術假設是很明確的——如果靜止物體反射電波能被接收確認並顯示位置,那理論上運動物體的電波反射同樣也能被確認,因為目前速度最快的物體相對於電磁波的傳播速度都是微不足道的,可以當做靜止來對待。”

一聽對方提起馬可尼,杜黑臉色便凝重起來:馬可尼的大名他不但知道而且認識,後者不僅獲得了1909年諾貝爾獎,還在大戰期間為義大利軍隊效力,雖然杜黑是陸軍馬可尼效力的是海軍,但這個名字對他而言並不陌生。

在他看來,如果馬可尼真這麼說,那多半這裝置是有可能的,而一旦這種裝置被髮明,空軍戰略和戰術運用便要受到很大限制,所謂的突然性、集中性就變得與科學發展相悖的特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所以你的意思是?”

“這種裝置如果存在,那將成為空軍作戰防禦的有力武器,就像坦克出現改變了步兵戰術一樣,這個無線電裝置一定會改變空軍戰術,使進攻對於防禦的壓倒優勢受到嚴重削弱,所以我認為這種裝置連同指揮、通訊系統會成為空軍的核心組成部分;另外,高射炮雖然是炮兵,但我認為也應該是空軍力量的基本考慮範疇。”

“高射炮?”杜黑皺眉道,“你說的是氣球炮吧?但這玩意用來攻擊氣球還管用,用於對付飛機,恕我直言,幾乎沒有建設性成果。”

“這只是因為火炮發展還不夠完善而已,杜黑叔叔,您相不相信,今後會出現自動裝填、每分鐘射速上百發的高射火炮,口徑從20開始可以一直擴張到100以上,如果我把幾十門、幾百門甚至上千門高射炮聯合起來保護城市或戰略要點,您的轟炸使命還能輕易完成麼?”

杜黑一愣,但也不得不承認孔蒂尼說的有道理,真要是上千門高射炮一起聯合攻擊,那場面可就太壯觀了。

“除了高射炮,還有第三種武器,您記不記得《青年報》上週三發表的科幻文章。”

“哪一篇?”

“美國學者,羅伯特戈達德先生那篇關於火箭的文章。”

1919年,美國火箭之父羅伯特·戈達德發表題為《達到極大高度的方法》的論文,論述火箭運動的基本數學原理,還提出將火箭發往月球的方案:“製造重598.2千克的火箭,可以把0.9千克的鎂送到月球。火箭撞月時將鎂點燃,燃燒的明亮閃光可持續幾秒鐘,在地球上用望遠鏡就可以看到它。”這篇日後被公認為是太空科學經典之作的論文在當時卻成了天大的笑話。有報紙充滿惡意地嘲笑說:“現代儒勒·凡爾納發明月球火箭。”

但孔蒂尼知道他的想法是對的,不僅是對的,未來世界上航空航天的成就遠遠超過了戈達德的設想,可惜這位先驅人士在美國並不受重視,甚至屢屢遭到排擠,孔蒂尼打算等自己有錢了就把這位先生挖到義大利來。想造火箭,可以!我出錢!想造什麼火箭就造什麼火箭。被後世公認火箭權威的德國人馮·布勞恩現在還是個只有10歲的小學生,將來見到哥達德照樣只能畢恭畢敬叫前輩。

“火箭?我想起來了……”杜黑疑惑地問道,“火箭和轟炸機有什麼關係?”

“您不要小看火箭,我認為火箭將來能夠成為一種嶄新的軍事武器,如果他攜帶炸彈,它可以比轟炸機飛更快、更遠且不必擔心人員安全;如果他攜帶防空武器,它可以對飛機造成致命威脅……您認為,具有這種功能的未來武器是應該掌握在空軍手中還是遊離在外?”

“這……”杜黑遲疑起來:火箭具體是什麼他不懂,他最初看到這篇文章時只當科學幻想一掠而過,但如果真如孔蒂尼描繪得具有如此重要的軍事價值,那確實更適合空軍而不是其他軍種——畢竟火箭也在空中飛!

喜歡地中海霸主請大家收藏:()地中海霸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