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八章 上躥下跳(1)

12月12日,孔蒂尼和安東尼奧抵達柏林,再次和杜黑碰在一起。

“加萊,你遲到了!”一見面杜黑就沒好臉色,“我說給你一星期時間,結果你整整晚到3天,雖然義大利人習慣晚到是出了名的,但你和別人不一樣,將來是要幹大事的,我希望你有一點時間觀念和紀律意識!”

孔蒂尼微微一笑:“老師,雖然我晚到幾天,但並沒有耽誤您的工作,我已完成了對巴伐利亞飛機制造廠的參觀和交流,還寫了調查報告。”

看到孔蒂尼遞上來的幾片紙,杜黑楞了一下,隨後反應過來,說道:“希望你不要敷衍了事,遲到的事你解釋一下我會接受,但如果在調研、考察上吊兒郎當,我會……”

“老師,您既然認我當學生,對我就應該有起碼的瞭解,看完報告再評價不行麼?”

“等我幾分鐘。”

安東尼奧笑笑,不以為意地隨便找了個位置坐下來:少爺確實去參觀了飛機廠,因為現在飛機廠是寶馬公司業務一部分,不過很明顯,少爺對寶馬的摩托車業務很看中,對飛機制造理念卻嗤之以鼻,他更多時間是在和其他人閒聊上,至於聊什麼就不得而知,畢竟他忙著操辦平倉、轉賬的事,不可能時時刻刻盯在一邊。

果然,看完報告的杜黑眉頭一揚,用大感詫異的口氣問道:“你覺得b在飛機制造領域未來5年內沒有任何前途?”

“是的。”孔蒂尼不慌不忙道,“這家公司在上次大戰中算是巴伐利亞地區最大的飛機制造廠簡稱bf),月產量可達200架飛機,戰爭結束完全改變了這一切。訂單消失,生產能力閒置,3000多人成為公司極大的負擔,從1919年開始連續虧損。去年,出生在義大利的奧地利金融家卡米羅·卡斯提李奧尼先生購買了這家公司控股權,改名為b。他們現在的重心是生產傢俱和廚房裝置,據說還要向摩托車和汽車業務進軍,飛機制造排在相對靠後的位置……”

孔蒂尼這句話不是捏造,一戰生產的戰機大多數以木頭為主要原料,所以bf也有最先進的木材工廠,現在德國被禁止裝備軍用飛機,民用航空市場還沒影釋放潛力,所以造飛機短期內沒有出路,否則這個公司也不會轉手。更重要的是,在戰爭結束後該公司仍庫存著可生產數百架飛機的原料,利用現有資源去生產傢俱和廚房裝置看似是個不錯的主意……

“聽你的口氣似乎很反感用木頭造飛機,但現在大部分飛機都是用木頭造,造不了飛機,用木頭造傢俱和廚房裝置不是很正常麼?”

“我看的不是現在,是未來,我和一名年輕的飛機設計師進行了深入交流,他完全贊同我的理解,只在部分技術問題上有分歧。”

“說說你們達成共識的地方。”

“第一,飛機發動機馬力將會迅猛提升,今年主流發動機馬力還在200250匹,明後年就會出300400匹馬力的發動機,我和他預計到1930年會出現超過1000匹馬力的成熟產品;

第二,雙翼甚至三翼的飛機將會因發動機馬力提升而迅速過時,今後飛機將以單翼為主,那意味著速度更快、視野更良好;

第三,飛機材質將從目前的木頭、蒙布快速過渡到金屬為主甚至全金屬結構——不是鋼鐵,是鋁合金,杜拉鋁,這可以讓飛機獲得更好的效能,執行更危險的動作,比如俯衝轟炸;

第四,飛機裝置將進一步升級,什麼密封座艙、無線電臺、轟炸瞄準器都會湧現並裝備在飛機上。”

杜黑楞了下,這些觀點有部分和自己相當接近,但他沒孔蒂尼預計得那樣樂觀,他以為這種變革還要20年時間,聽這口氣,他的學生認為10年後就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不由來了興致,追問道:“你們的分歧呢?”

“在於未來主流航空發動機的選擇,他傾向於液冷發動機,結構緊湊,單位重量功率大;我認為液冷、風冷各有所長,不能偏廢,甚至某種意義上來說,液冷能完成的風冷基本都能完成,但風冷的優點卻是液冷不能替代的……”

“這觀點很有意思,詳細說來我聽聽看。”

“最簡單的例子,海軍航空兵更需要風冷發動機……在激烈的戰事對抗中,液冷發動機很可能被敵軍打壞冷卻系統而導致墜毀,在茫茫海面上就等於死亡,而風冷發動機哪怕被摧毀12個氣缸還能勉強飛回去——飛行員比飛機寶貴得多;海上要為液冷發動機補充冷卻液是件很麻煩的事,風冷卻不存在這種顧慮;最後,相對來說風冷發動機比液冷省油,有利於支援更遠的航程。”孔蒂尼笑笑,“比如我們義大利就需要一種搭載副油箱後航程超過1500公里,能從西西里起飛到的黎波里再打回轉的單發戰鬥機!沒有這種戰鬥機全程保護,老師推崇的轟炸機群會被人一架架揍下來。”

“你在胡說些什麼?我什麼時候要去轟炸的黎波里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