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不鹹不淡地扯了幾句後,墨索里尼忽然冒出一句:“加萊,你現在有沒有空?能不能來一趟首相府,海軍有筆生意想和你談,哦,你父親也在。”
雖然問的是有沒有空,但孔蒂尼知道,這句話不是商量,是命令——再沒有空也得過去。於是道:“好的,我馬上到。”
到墨索里尼的辦公室一看,墨索里尼、海軍大臣保羅·陶內·迪·萊費爾和老齊亞諾都在,雖然現在老齊亞諾擔任交通大臣和萊費爾是平起平坐的,不過因為他在大戰中只是上校,而萊費爾卻即將晉升元帥,因此在對方面前顯得比較客氣,甚至先代海軍開了口。
“加萊,情況是這樣的,希臘人準備服軟,會出700萬美元,領袖從這次動員的情況來看,認為軍隊還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加快提升,打算把這700萬中的500萬分配給陸海軍,另外200萬彌補政府其他場合的虧損。”老齊亞諾的語調很平靜,“雖然陸海軍都可以分到750萬美元,但相對而言,海軍對經費需求更為迫切,幾年前因為經費的制約,我們甚至把未完工的卡拉喬洛級戰列艦都拆毀了……?”
經過一番解釋,孔蒂尼才明白:英國方面為了避免惡化地中海局勢,在壓服希臘讓步後,也要求義大利除已經達成的協議外,不得再和土耳其進行軍艦貿易,這一點墨索里尼當然首肯。不過既然已有廢棄這幾艘三流戰列艦的想法,海軍的念頭也遏制不住了,於是英國人開了口子,原本根據《華盛頓海軍條約》,義大利要到927年才允許開工建設新的戰列艦,但因為義大利本身噸位不滿,再加提前退役,英國準備同意義大利人在925年月份就開工新建——足足提前兩年,不過限制標準還是不變。
這個口子與其說是照顧義大利,不如說是英國方面為了平衡法國勢力過大而出的損招,同時英國還打算同意德國的請求,許可德國將國防軍從0萬擴充到2.5萬本來英國說5萬,法國死活不肯接受,最終放到2.5萬),即增加個步兵師、個騎兵師的配置。
孔蒂尼目瞪口呆,他沒想到他搞了這些名堂,居然弄出這麼多事端:德國兵多了,義大利軍艦可以提前建了……這真是哭笑不得。更奇怪的是法國居然不反對,想必法國肯定也撈到了某種好處,無非墨索里尼不掌握而已。
他沉思了半天,問道:“這些我都明白,問題是,和聯合集團有什麼關係?我們雖然有個船廠,但百廢待興,連船塢都還沒擴充完畢。”
“海軍想把其他3艘軍艦賣給聯合集團。”
“賣?”孔蒂尼苦笑,“我買了沒用啊……再說,我的錢也有其他專案要建設,不能隨隨便便拿來替國家兜底。”
墨索里尼笑笑:“聯合集團的事業剛起步,這個我們也是體諒的,所以我想了個辦法,你不是向軍方捐助2000萬里拉麼?作為回報,政府決定在你這投資500萬美元優先股,條件和教廷一樣,你用這筆錢來買軍艦。”
孔蒂尼懂了:表面上國家給了500萬美元,實際上馬上又用3艘破軍艦把錢套了回去,而聯合集團還不得不每年再額外支付30萬美元的利息——等於政府用3艘聯合集團用不著的軍艦套購了500萬優先股,這主意打得還真好。
萊費爾笑道:“加萊,看在你父親的面子上,海軍已經給你打折了,本來3艘軍艦我們叫價580萬美元的,一起打包賣給你只要500萬!”
孔蒂尼心想:騙鬼去吧,580萬根本就是拿出來坑土耳其人的,鬼才想象值500萬,不過有了這500萬,再加上其他騰挪一點,海軍確實可以開工建一艘比較新的軍艦了。
他看看墨索里尼,對方滿臉熱切,再看看父親,後者滿臉尷尬,唯一要做生意的萊費爾反而很沉穩,彷彿吃定了自己一樣。再仔細想想就明白了,墨索里尼已透過黑衫軍把手伸到了陸軍,又用巴爾博控制了空軍,面對自成體系的海軍,當然也想插一手;而老齊亞諾因為是海軍出身,這件事他沒有拒絕的餘地,只能配合海軍部一起坑兒子了。
自古有坑爹的,沒見過坑兒子的!孔蒂尼一臉憤憤不平,不過拒絕也不是個辦法——一個首相,2個大臣,這是他拒絕不了的。他哪裡知道,這辦法還是墨索里尼替他想的,按海軍的意見,既然聯合集團從教廷拿到了3000萬美元投資,就應該直接掏出來購買!
他委婉地說道:“這個,飛機買了還能改造當民航機,軍艦買了沒啥用啊?”
萊費爾笑笑:“怎麼沒用呢?聯合集團就有了拆解軍艦的經驗,還可以收穫鍋爐、艦體設計、材料等各種各樣的資料,這可是花錢買不了的,再說了,將來海軍要造新艦艇,有目前這個一攬子交易,我為聯合集團說話是不是也方便多了?”
這幾條理由還真是讓孔蒂尼無法反駁,他腦筋一轉,說道:“聯合集團買船也不是不可以,不過我有有幾個條件懇請各位能考慮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說……”
“第一,購買後應該允許我賣,售賣物件政府不得干涉,當然我肯定是以賣舊船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