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二章 大躍進(6)

“介紹一下,西克特將軍,德國國防軍總司令,我的老朋友,這次正好在義大利考察,說起來是內行……”孔蒂尼笑笑,“讓他見識下沒問題吧?”

“沒有沒有,能為將軍效力是我的榮幸!”哈力克連連點頭,雖然《凡爾賽條約》限制德國不能發展機槍,問題現在明著是義大利人在折騰,他一個小設計師就不要摻和這種複雜的國際大事了,天塌下來英、法、美會頂著的。

西克特也不以為意,雖然《凡爾賽條約》規定德國不能發展重機槍,但並沒有說不能發展輕機槍,更沒有說買機槍——這款明顯就是輕機槍嘛。

孔蒂尼早就和西克特說好了,到時候就把機槍生產基地放在義大利,由德國工程師、德國工人生產,然和再由魏瑪國防軍買回去——一氣呵成,完美。

“左邊的是我們原先設計的產品,右邊是根據總裁您的建議改進的產品。”哈力克道,“我個人認為各有優缺點……”

“這是當然,沒有十全十美的武器……”孔蒂尼笑笑,示意德國武器局的軍官們上前拿去靶場。

哈力克撇了撇嘴,心中更加確定了幾分。

他作為這個型號的設計師,從事設計已超過5年,在3年前研究出伸縮槍托、兩腳架、可迅速更換的槍管等功能的初型後獲得了捷克軍方的關注,希望他繼續改進,可恰好此時他工作的布拉格軍械廠已瀕臨破產,根本無力生產。哈力克及大部分技術人員均先後離職。於是孔蒂尼閃電般搶人,把設計師本人和技術團隊一起弄到義大利,

捷克國營兵工廠知道這件事後的反應慢了半拍,更重要的是,聯合集團可比國營兵工廠大方多了,各種各樣的資源和待遇根本不是捷克國內所能相提並論的,再加上聯合集團本身也有不少捷克工程師,以德意志後裔居多,但如果會說德語,其實捷克裔和斯洛伐克裔也一樣收,哈力克及大部分技術人員感覺在這裡很舒服,便坦然留了下來。

當然哈力克還是有愛國心的,事先說好:原設計屬於捷克方,如果捷克軍方需要可以無條件生產和使用,根據孔蒂尼提出的改進和調整算義大利改型,專利歸聯合集團所有,孔蒂尼對此當然欣然同意。

所以便有了1號設計和2號設計的區別:1號是捷克式本來的模樣,上置直列20發彈夾,重量9.6公斤,全長1.16米,槍管長672,4條膛線;2號是義大利改型,採用下置41發彈鼓,重量10.4公斤,全長1.14米,槍管長596,6條膛線,其他外形基本相似。

觀察員很容易就在驗證中看出區別:雖然標尺射程都放到了1500米,但1號設計在1000米以上殺傷力還很強,2號設計殺傷力就要差一些,精度也略有下降,因為短槍管的2號出膛速度比1號慢80米秒。當然在800米範圍內,得益於2號6條膛線的設計,精度和殺傷力基本一致,甚至400米左右是2號精度更好。

2號改型很清楚地可以看出孔蒂尼對輕機槍的定位:主要作用於400800米範圍內的壓制射擊,重點是400600米間,超過800米他認為就不是輕機槍的作用領域了。

半小時後,觀察員們給出了明確意見:

“1號槍瞄準時需偏頭,相對困難,2號不存在這個問題。”

“1號彈藥量偏少,需要頻繁更換彈夾,不利於射擊持續性,2號彈藥量比較充足……”

“1號分量較輕,重心分佈相對更合理,2號偏重且重心偏後,控制時難度越大,特別是連續射擊時散佈較大,對點射影響不大。”

不過有一點觀察員們說的都很中肯:不管是1號還是2號,都超過了丹麥的麥德森或英國的劉易斯輕機槍,算是輕機槍領域不錯的型號。

“你們或許還需要一些全新的射擊體驗。”孔蒂尼讓安全秘書恩佐召喚了摩托車出場,“先生們,現在讓我們感受一下全新的聯合力量摩托車與輕機槍的完美結合……”

威風凜凜的挎鬥摩托立即吸引了西克特等人的視線,隨後的操縱更讓他們眼花繚亂,摩托車表演了急停、快速調頭、大角度轉彎等專案,然後挎鬥上機槍手進行了快速行進間射擊。

“這是我準備拿到北非去驗證的新裝備……”孔蒂尼解釋道,“部落武裝擁有一支駱駝騎兵,機動能力很強,靠步兵是對付不了的,至於騎兵——在沙漠裡非常困難,所以我只能想其他辦法——空地結合,空中用飛機偵查鎖定,地面派遣摩托車進行跟蹤奔襲,摩托車比騎兵對客觀條件的要求更低,利比亞那片平坦的沙子也相對有利於風冷摩托車的馳騁。”

德國軍官們眼前一亮:認為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創意,一輛摩托車3名成員,正好4輛可以組成一個快速反應、進攻的部隊,對於層出不窮的襲擾戰,這是非常適宜的武器。西克特點點頭,機動永遠是軍隊的關鍵要素,《凡爾賽條約》雖然規定德國不能發展裝甲力量,但沒說不能發展摩托力量,如果國防軍在每個師中組建1個摩托快速營,那就非常方便。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