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很快就來了,先聽了白里安一頓數落和訓斥,然後又讓勒內把剛才的要求複述了一邊,大使態度很好地點頭哈腰,一邊表示抱歉給尊敬的總理大人造成這麼大的困擾,一邊表示馬上聯絡國內查明問題,請求給他5天時間。白里安覺得義大利人態度還不錯,氣先消了一半,便又主動多加了2天,給7天時間讓大使去調查——畢竟遠在北非嘛。
實際上事情真相在大使回到使館後就知道了,就在剛才他去接受訓斥的時候,外交部就拍了電報給他。孔蒂尼直接把事情捅到了外交部,先把具體情況說了一下,然後讓他們儘可能爭取時間。
爭取什麼時間呢?爭取管道貫通時間,再過5天管道貫通就可以出油了。
這種行為當然嚴格違反了國家法律程式,孔蒂尼不過是聯合集團總裁,即便擔任著法西斯蒂秘書長,並有議員頭銜,也不能干涉政府正常運作。就算把他當成政府官員對待,也不應該對外交系統指手畫腳。不過,大概也就只有死板的德國人會恪守這種教條,反正外交部是絕不會來計較孔蒂尼有沒有指揮許可權的,他們只知道領袖下過命令,要儘可能配合總裁。
有這句話這就夠了!
現在義大利是領袖的天下,將來就是總裁的天下,得罪誰也不能得罪總裁啊。再說總裁也沒提很過分的要求,只說拖幾天時間,還把真相告訴了他們——義大利陸軍沒有部隊越境,是石油警衛的自衛,這是企業行為,政府不便干涉……這就夠了嘛!
大使心領神會,也不和國內囉嗦,直截了當地表示“明白了!”
要抓緊時間!
在這句口號催促下,油管建設最後階段掀起了拼命勁,孔蒂尼把兩倍的薪水撒下去,夜以繼日地開工,終於在第4天夜裡接通了全部管道。第5天,隨著托特一聲令下,各油井抽取出來的原油進入了管道,黝黑的原油汩汩轉入油管,順著壓力源源不斷地向的黎波里方向奔去——當然到達出口還要一段時間,原油畢竟不是水,流動性沒那麼好,需要中間進行部分二次加壓。
但讓孔蒂尼和托特欣慰的是,油管工程質量還算不錯,一路檢查過來滲透點很少,即便有很快也就修復了。
“總裁,下一步您打算怎麼辦?法國人不會善罷甘休的!”托特憂心忡忡地說道,“我擔心他們很快會來衝擊甚至關閉油田……”
“這很有可能,所以我也做了準備。”孔蒂尼指了指身後拍攝電影、拍攝照片的人員道,“你看,這就是我帶過來的增援部隊。”
“增援?部隊?”托特有些詫異,“恕我實在沒法看出來……”
“你會明白的,博士,您的專長在於組織生產、完成專案,搞陰謀研究對策不是您的專業,看著就好了。”孔蒂尼很有把握地笑笑,“工人暫時不要全撤完,留一部分準備搶修。”
10月31日晚間時分,義大利大使向勒內和白里安進行了正式答覆:“尊敬的總理閣下、部長閣下,經過鄙國外交部與軍方的深入溝通與細緻調查,並提請利比亞總督特魯茲先生核實,答覆如下:義大利皇家陸軍從未越過利比亞、阿爾及利亞邊境,更未執行過貴方所說的軍事任務……”
勒內壓抑著火氣:“照您這個意思,是說法國政府在自欺欺人了?”
“我沒這麼說,閣下。”大使微微一笑,“為防止遺漏,外交部還與聯合集團駐利比亞辦事機構取得了聯絡,對方表示,確實有一批阿爾及利亞武裝分子前來油田搗亂,但已被石油警衛們予以驅逐並消滅,有關情況前段時間已發生過一次,因為阿爾及利亞總督府說他們兵力不足,無法加以鎮壓,故而聯合集團只能加派保安力量……”
白里安和勒內互相對視了一眼,表示這個解釋說不定是真的:義大利軍隊在忙著清剿利比亞游擊隊,哪有功夫來管阿爾及利亞的事?這件事說不定真是膽大包天的石油警衛們乾的。何況人家不是也說了麼:總督府表示兵力不足、愛莫能助,那就只有自己上嘍。
“現在石油警衛有多少人?”
“這個我不太清楚,1、2千人總有吧?”
“有這麼多人?”白里安嚇了一大跳。
“閣下,油田區面積不小,12千人分配到每十平方公里還不到1人。”大使聳聳肩,“如果巴黎10平方公里範圍內只有1個警察的話,你覺得會亂成什麼樣子?”
被對方搶白了這一頓,白里安臉上立即掛不住,不過大使的話也對,讓人無法反駁。實際上這裡明顯偷換了概念,巴黎10平方公里內有多少人?阿爾及利亞才多少人?
“還有,鄙國政府認為,這既然是關於企業的事,就應該慎重對待,我國政府對於保障本國企業的合法權益同樣十分關心,我們不希望看到有關問題複雜化、政治化……”交代完這些,大使的任務暫時算告一段落——他知道後續肯定沒完,現在就看總裁怎麼接招了,說句實話,他也很感興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件事你怎麼看?”
勒內沉吟了半天:“部落武裝襲擊油田確有其事,新聞媒體報道過,所以對方這麼回應是合理的,但合理並不等於聯合集團可以胡作非為,更不等於事情全部,我傾向性認為整件事都是石油警衛們乾的,但直接把罪名扣帽子過去有些倉促,我認為有必要對這次事件進行全面調查,給一個心服口服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