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聽我指令,等會跌破390點後,平掉八分之一倉位,儘可能分散,不要集中在個別股票上,訂單以小單高頻為主,不用大單。”沉思片刻後,利弗摩爾對12個操盤手下達了新指令。
“是,老闆!”某個操盤手情不自禁地應了一句。
利弗摩爾連忙道:“說過多少次了,不要叫我老闆,老闆在後面坐著呢,被他聽到怎麼辦?”
“那是大老闆!額……總裁!”
一堆人鬨笑起來,空氣中充滿了快活的氣氛……
就在利弗摩爾下達指令之際,花旗銀行行長米切爾也密切關注著市場走向,沉思片刻後打了一通電話,嘀咕幾句後點頭道:“好,我明白了。”
他一放下電話就對手下發布指令:“把聯合集團固定長期債券丟擲去,然後把市場上聯合集團股份適當買一些回來,首先是聯合銀行的股份……”
“減持價格呢?”
“高於原始成本就好。”
“減持多少?”
“別管數量,能拋多少算多少,先丟擲去再說,能賣出就是勝利!如果走不了量,適當低一點也沒事,我們要回籠資金。”米切爾焦急上火,“我剛和總裁打過電話,他表示對應對擠兌有信心,所以這麼操作。”
下面有人嘀咕道:這是為什麼?賣聯合集團債券買股份並不能規避風險,反而放大了風險。
“豬腦子!”米切爾氣急敗壞地罵道,“誰要規避風險了,現在聯合銀行股份多買點,我們就有機會進行控制,哪怕不能控制,提高影響力也是好的……董事會有其他考慮。”
債券流動性比股票差得多,在花旗銀行拋壓之下,4000萬聯合集團長期債券迅速被拋售出去,本來常規交易價格是107109美元,經過事件發酵,花旗直接把價格打到100美元左右,然後引發一堆跟風盤,價格直破98,然後稍作停留就到了95。
不過米切爾的手下做夢也沒想到,對方壓根就沒說實話,他剛才不是和孔蒂尼打電話,他打電話的是標準統計公司。著是華爾街資歷最老的評級機構,1860年便由亨利·瓦納姆·普爾設立,出版了《鐵路歷史》及《美國運河》,並以“投資者有知情權”為宗旨率先建立了金融資訊業,一次大戰期間,標準公司為企業債券進行債務評級,隨即開始對國家主權進行債務評級,後來便發展為大名鼎鼎的標準普爾公司。
日後與標準普爾齊名的其他評級機構還有兩家,一家是穆迪公司,不過眼下穆迪還是鄧白氏國際著名諮詢機構)的子公司,另一家是惠譽國際,這一家在眼下更偏重歐洲事務,由於這兩家公司成立年限還不太長,目前行業執牛耳者還是標準公司。
標準普爾給聯合集團長期債券的信用評級是a,a是評級中的第三檔,上面還有aaa和aa兩個主等級,為適當區別,還有+兩個輔助符號,實際上聯合集團在華爾街投資家心目中是可以夠得上aa的,但因為義大利國家主權等級只有a,再加上聯合集團與義大利國家整體難以割裂的關係,所以聯合債券大多數被評為a,a系列和bbb系列都是標準的投資級,其他b級則是投機級,到c時就是垃圾級了,違約可能性很大。
【作者注:三大評級公司在評級過程中有一系列資料輔助,雖不能說完全可信,但比起某國以大公國際為代表的評級機構動不動就給債券評aaa級的做法不知道要公正多少,所以某國aaa級以外的其他評級一概不能看,全是垃圾級,沒有區分的必要,而aaa級中有一多半也只有投機意義,各位要小心踩雷……】
米切爾問標準公司的問題是:聯合集團債券信用等級會不會調降,如果調降,會降低多少?
按照保密規範,標準公司完全可以拒絕回答,不過米切爾是華爾街大佬,還是紐約聯儲委員,因此要給點面子,不能直截了當地拒絕,給的答覆很含糊:“目前正在開會研討,從上午情況來看,聯合銀行雖遭遇衝擊,但履約能力未出現重大問題,所以,您懂的……”
這句話意思就是調降勢在必行,但幅度不會太大,米切爾一聽就心裡有數了。
“有人在銀行間市場上拋售聯合集團長期債券,目前價格已跌到95美元,成交量比平時放大8倍,已突破8000萬美元……”
債券一般是按100美元的面值附帶付票息發行,所以如果利息有吸引力、評級又高的話,一般是以高於面值成交的,現在跌破面值,等於說市場對債券開始不看好。
“是誰在拋售?”
“看不出來,不過規模不小,至少是大銀行。”
孔蒂尼皺眉道:“哪家評級公司降低了我們的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