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只好自己去找工作了,本來想著讓爸爸幫忙帶孩子,但是一天到晚不見人。
想著讓奶奶也帶一下二哥,奶奶說:“日頭都照不到,還月光!”
意思是兒子這個太陽都照拂不了她,何況是孫子這個月光,就更不指望了。
最後媽媽只能揹著二哥去工作。只是不久,媽媽又懷了三胎,就是女主人公。
奶奶眼看她們一家又多一口人,受不了他們白吃白住。於是提出了分家。
一棟樓房,奶奶住二樓,主人公一家住三樓。
分家後,爸爸依然不願意去打工,一直等待著機會重新做生意,偶爾打下牌賭賭錢。
有時候回來晚了,媽媽賭氣把門反鎖了,爸爸只好冒險從二樓窗戶爬上三樓的窗戶。那時候兩夫妻沒少吵架。
春去秋來,女主人公出生了,奶奶看她長得醜,從小到大都叫她“土產公司”
女主的叔叔工作後一直在外邊住,結婚的時候,兩老東湊西湊的給他買了一套房子。
女主的叔叔是三兄妹中,唯一一個敢對抗奶奶獨裁的人,總是能和奶奶吵架而不落下風。
而姑姑會偷偷拿收音機錄下來。
好景不長,叔叔結婚後,嬸嬸很快懷孕了,但是叔叔也被查出了肝癌末期。
因為當時的醫療水平有限,幾個月後叔叔走了。留下了一套房子和懷孕6個月的妻子。
奶奶不想自己辛苦掙錢買的房子留給嬸嬸,於是打官司爭產,最後勝訴了,人財兩空的嬸嬸把八個月大的胎兒引產後,改嫁了。
爸爸很內疚,日記裡寫著的都是自己對弟弟的懺悔,弟弟唯一的血脈他都沒能留住。
姑姑後來長大後,也怪爸爸和媽媽兩夫妻,為什麼不說讓孩子生下來,他們來養。
女主長大到五歲,很不幸,爸爸也查出患了肝癌,沒多久,也去世了。
就像媽媽說的,“說什麼日頭都照不到你,現在天把你兩個太陽都收走了。”
而奶奶卻認為,是因為媽媽嫌棄爸爸不工作,經常吵架,爸爸才憋出病來,是媽媽氣死了爸爸。
往後幾十年都抱著這樣的心態對待媽媽。
而媽媽為了三個孩子在婆家“忍辱負重”沒有改嫁。
後來奶奶也跟著爺爺到國外去打工了,也是每年回來一次,給生活費媽媽,照顧三個孩子。
陸真真把第一卷的上一輩恩怨糾葛的框架寫好後。準備想女主的成長階段,多少參考了前世自己的成長經歷。
女主也是在一個極度重男輕女的環境中長大。
奶奶因為失去兩個兒子性格變得更加極端。
媽媽潛意識裡多少認同奶奶說的自己氣死丈夫的說法,人死燈滅後,才想起丈夫的好吧。
因為一家四口還要靠兩個老傢伙接濟,媽媽也變得低聲下氣,雖然表面上恭恭敬敬,背地裡也一直說奶奶的壞話。
說她月子的時候怎麼對他,二哥小時候經常沒東西,現在才會營養不良。女主因為分家後媽媽自己能做主,多少還能吃些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