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唐坤和趙氏兩個一起走了過來,唐慄兒趕緊結束和王氏的談話。
她知道,唐坤和趙氏肯定有一肚子的話要問自己。
“板栗,這顧海一家和李泰一家是怎麼回事?咱們家可是老老實實的莊稼人,哪裡就和城裡人一樣過上使奴喚婢的生活?我聽說他們兩家人的賣身契都在你的手裡。要不,你把賣身契還給他們,還他們兩家人的自由身好不好?”
唐慄兒才剛和王氏分開,就被唐坤和趙氏兩個帶到了他們兩個的臥房裡。
在開口說話之前,趙氏還謹慎的看了看外面,見外面沒人這才放心的對唐慄兒開口說道。
“爹,娘,老實說,就算咱們一家人給了他們身契,還了他們自由,不出十天半個月,他們還是得自賣自身,然後全家人給被人當奴僕當下人。如果運氣好的話,他們也許還能像現在這樣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如果運氣不好的話,也許他們會被分開賣走。或者碰上黑了心的牙行,將三個女娃子賣到不好的地方去都有可能。你別以為咱們拿了他們的身契使喚他們是咱們欺負了他們。如果沒有這一紙身契,如果沒有我昨天將他們買下,他們現在也許還要更加不堪…”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唐慄兒知道自己爹孃的包子個性,只得將這些道理掰開了揉碎了說給他們聽。
“板栗,你老實說你有沒有騙我們?他們家住在哪裡?要不,咱們好人做到底,乾脆給些銀子讓他們回家…”
趙氏顯然不大相信唐慄兒的話。
她甚至問都沒有問唐慄兒買這兩家人用了多少銀子,還想著好人做到底,將人家兩家人送回自己的家。她甚至想都不要想就武斷的認為那兩家人肯定是被人逼迫才肯簽下賣身契的…
想當初,他們一家過得那麼艱難,她和唐坤不是也沒有想過要自賣自身的將幾個兒女養大成人。
“娘,他們的家距離赤月關不遠。他們村子裡經常遭到赤月國士兵的騷擾所以才背井離鄉的出來討生活的。據說,他們兩家的老人全都死在赤月國士兵的手裡。你確定你真的要將他們重新送回他們的家鄉…”
唐慄兒很是無奈的開口。
“我…我…”
唐慄兒的意思很清楚明白,如果他們真的幫助他們兩家人回家的話,說不定回去就是送死。
趙氏怎麼也想不到事情原來變得這麼複雜。
如果真是唐慄兒說的那樣的話,他們還了他們身契確實無非是逼著他們再自賣自身一次而已。
而且,說不定下一次他們就不會有現在這樣好的運氣,一家人可以不用分開的生活在一起。
想到這裡,剛剛還義正言辭的趙氏再也說不出話來了。
“冬香,我就說你肯定錯怪板栗了。板栗她是咱們的女兒,她怎麼可能揹著做出那種雪上加霜的事?如果你真的不管不顧讓板栗將他們一家的身契都還給他們,這才是不給他們活路…”
唐坤聽到這裡,哪裡不知道唐慄兒的意思。
她之所以將他們一家人全部買下,其實就是對那兩大家子最大的幫助了。
“娘,就算咱們沒有使奴喚婢的心思,但是咱們家總歸是要請人的吧?他們幫咱們做事,咱們又不會剋扣他們的工錢。等他們存夠了錢,可以自己買地砌屋,過正常人的生活,咱們自然可以將賣身契還給他們,你們說是不是?再說,你們難道沒聽尤夫子說過,大橋和小杰的身邊也該一人配上一名書童照顧他們讀書了。我覺得,呆在大橋和小杰身邊的書童咱們還是拿上他們的賣身契更放心一些…”
唐慄兒將自己的打算說給唐坤和趙氏兩個知道。
免得讓他們誤會自己買人的初衷來。
“板栗,你的意思是說讓顧墩和李瑞兩個當大橋和小杰他們的書童?這兩個孩子我也注意過,都老實本分話也不多,決定不會影響大橋和小杰他們兩個的學習的。板栗說的對,其他人倒是無所謂,但是呆在大橋和小杰身邊的書童一定得有他們的身契,咱們才能更放心一些…”
唐坤頓時反應過來。
只怕唐慄兒之所以那麼痛快的收下他們兩家人的身契,最主要還是為了唐橋和唐傑兩個著想。
畢竟,就算他們住在偏遠的慄山村,也曾聽說過有被身邊的書童帶壞的讀書人…
唐橋和唐傑是他們家的希望,放在他們身邊的人如果不能知根知底的話,還是掌握他們一家人的身契才能讓他們不至於生出壞的心思來…
“敢情你們爺倆都心裡有數,就我一個人拎不清…”
說到唐橋和唐傑兩個,趙氏也開始變得慎重起來。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如果萬一有人收買他們,讓他們誘惑唐橋和唐傑變壞的話,或許關鍵時候他們還能顧忌到他們一家的賣身契都在主人家的手上而有所猶豫或者退卻那種不好的心思…
“我娘只是人太善良了一些,才不是拎不清。娘,以後家裡的廚房和漿洗就交給顧家的和李家的好了。果園的事就全部交給顧海顧城和李泰三個。當然,挖土豆和紅薯的時候也可以喊他們三個幫忙。你放心,咱們不虧待他們。他們如果做得好的話,除了一日三餐,四季衣裳外,咱們還給他們適當的月例銀子。這樣的話,等到大橋哥他們學有所成的時候,咱們可以無償歸還他們的身契。到時候,他們身上也有足夠的銀錢過自己想過的小日子…”
唐慄兒一把摟住趙氏的肩膀,將自己心裡的打算全盤托出。
當然,她最主要的目的是告訴唐坤和趙氏。那兩家人她都是給了工錢的,並不是請他們過來做客或者吃白飯的。所以,該他們做的工作必須得做,而且還要做好。
她才不希望唐坤和趙氏的客氣或者同情憐憫什麼亂七八糟的心思助長了兩家人的懶惰或者混日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