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城和居民區是分開的,日常彼此間井水不犯河水。她現在的工作根本沒有進影視城的必要性和機會。
也芝沒有辦法過這樣的生活。
她不願意留在江城工作的原因就是她需要換個地方透氣,需要在不同的商場裡無聊即使她什麼都不買。
而且橫店現在少有做長劇劇組的公司base在這,基本上還base在這兒的公司都是做微短的。
她沒有瞧不起微短劇的意思,她真的也沒有吃這碗飯的能力。
每一個付費卡點的要求都看著也芝煩躁。
不是春嬌以軟se情跟暴力為付費點,是整個行業都要求以這兩個為付費卡點。
也不知道大家到底是做了資料統計,還是根據經驗還是純粹胡蒙的,都認為以這兩個為付費卡點才有人看一樣。
還有,究竟是誰,買得起79.9的一部的vip?
也芝不想把自己寫進局子裡。
龍哥前一陣已經被廣電約談了。
約談以後他帶回來一張紙,是廣電關於微短劇的新約。
龍哥讓他們看。
龍哥說:“嚴格按照這張紙上來。不然要罰款了。”
這幾張紙幾乎在某一陣拯救了也芝。
她終於可以不用寫那些擦邊的東西了。
也芝一度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應該慶幸在橫店兩個月裡她沒寫出任何一部拍了的微短劇。
龍哥說你不要在意春嬌的事,他說他們兩個在吵架,春嬌只是在向他證明自己存在的意義。
她怎麼到哪一家公司都是那家公司生不逢時的時候。
她怎麼幹哪個行業那個行業就迎來規整。
大一那會兒也是這樣。
大一寒假,機構的老闆娘還線上上指導也芝用了幾次線上課的軟體。培訓了也芝兩次,結果臨時又說寒假班不線上上上了,等下學期也芝返校再上線下課。
八個月沒返校。
機構直接倒閉了。
她真是服了。
“雙減”的餘波,那天也芝點開機構老闆娘的朋友圈,發現老闆娘在賣甘蔗還是橙子。
一兩個瞬間裡,也芝打工打的看不到希望的時候,突然有些理解了媽媽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地勸她,說服她,暗示她畢業後考個編,當個老師。
穩定,在這個時代裡實在是有別一般的吸引力。
穩定地窮著,也好過在外面乍富乍窮。
春嬌熬了三四個夜晚改出來的劇本,讓也芝看了想連夜跑路。
她前前後後來來回回改了五六七八九十遍東西,怎麼將會被弄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