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時分,忽聽城外號哭之聲大作,遠遠傳來,極是慘厲。
朱熹等人修為深厚,雖非神祗,但數十日不眠不食,也視若等閒。
戰時從權,眾人至多打坐閉目養神,倒也沒誰真去脫衣臥眠。
眾人來到城頭,只見城外難民大至,扶老攜幼,人流滾滾不盡。
極目遠望,但見遠處一條火龍蜿蜒而來,顯是蒙古軍的先鋒到了。
原來蒙古軍攻城慣例,常迫使敵人俘虜先登,眼見數萬難民集於城下,蒙古先鋒一至,城內城外軍民,勢非自相殘殺不可。
城下難民大叫:“蒙古兵殺來啦!”“官家老爺行行好,救命啊!”千萬人聲音混在一起,如同鬼哭一般。
“開城門吧。”朱熹默然片刻,嘆了口氣。
心儒書院眾人都甚是注重禮節,雖是子夜時分,也人人身著公服,一絲不苟。
宋代公服三品以上用紫,五品以上用朱,此刻莫說朱熹等人,便是李清照也是一身紫袍,火光映照下,流光溢彩,讓幾個城門小官看的目瞪口呆,倒也沒人敢胡言亂語。
“丞相大人,還請三思,蒙古兵勢大,若因此破城,便萬事休矣。”便在這時,守城官匆匆而來,神色凝重。
身為一城守備官,若是一念之仁,逞一時之勇,進而導致城破,那自然是極不負責的行為。
“那外面的難民如何處置?”朱熹淡淡看了守城官一眼,神色不見喜怒。
“下官也不忍,但城外不過千萬人哭,而一旦破城,便是舉國同哭了。”守城官長嘆一聲,硬著頭皮頂了一句,垂下了頭。
以他還算可以的政治智慧,自然明白自己頂撞長官,八成一會就要下獄去。搞不好被朱熹直接斬了人頭收羅人心也是可能的。
畢竟戲文裡,那些袞袞諸公,朱紫貴人,哪個不是一肚子壞水。
況且,自己以下犯上,本也論罪可殺。
不過,死了也好,不在其位,便不謀其事。
“你說的也有道理。”過了片刻,朱熹淡淡道。
“……謝大人!”守城官心中一鬆,感覺背上全是冷汗。
“諸君可有計較?”朱熹也不去管守城官如何去想,目光環視諸人,問道。
“丞相大人,不如末將帶一萬兵士,先出去衝殺一陣。若蒙古先鋒敢趁勢進城的話,正可破之。”郭靖忙道。
“兩萬兵士?”朱熹微一猶豫,便展顏笑道:“那就多多仰仗郭將軍了。”
南宋兵力並不算很缺,便是歷史上的襄陽之戰,在漫長的幾輪爭奪戰中,幾乎集中了當時世界上最精銳的騎兵和水軍,動用了當時能找到的一切先進武器,雙方死傷人數超過四十萬人。
但南宋的騎兵數量就少了很多,而且江南戰馬比起蒙古騎兵也弱了不少。
這是遊牧民族自身導致的。
野外會戰,步兵的衝擊力和壓迫力,自然比起騎兵差了許多。
這個位面,真正的擅長戰陣的精兵實力並不弱,宗師大宗師以一敵百固然簡單,但千人斬卻也幾乎不可能。
除非神境高手,否則強如木華黎等人,也只能主將帶領精兵結陣攻擊。
“大個子,蒙古軍善騎射,多加小心!不要被射成刺蝟。”黃蓉湊了過來,傳音道。
“沒事,我皮糙肉厚的,射幾下還傷不了。”郭靖憨憨道。
“阿彌陀佛,老衲願與郭賢侄同行。”一燈雙手合十道。
“區區一些蒙古兵,老頑童這一把老骨頭,應該還能打打。”周伯通見一燈主動請纓,臉色一變,也湊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