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回來了,戰況如何?”朱熹獨自坐在襄陽議事廳內堂,見到楊萬里和蔡元定走了進來,精神不由一振。
“蒙古退兵了。”楊萬里道。
“怎麼回事?”朱熹目光掃過二人,見二人面色古怪,似喜非喜,似憂非憂,不由納悶起來。
“日月閣陸閣主突然現身,然後蒙古便退兵了,現在大概都行出了十里之外了。”楊萬里說到這裡,面色還有些古怪。
“陸閣主神通蓋世,舉世無雙。那蒙古統帥武功雖高,也絕非他對手,此事無憂矣。”朱熹大喜道。
“不過……”
“不過什麼?”
“不過陸閣主讓那蒙古公主當了日月閣副閣主,還讓她居中協調宋蒙兩國之爭。”楊萬里道。
“陸閣主一代高人,想必行事自有深意,不得妄加猜測。嗯,陸閣主如今可在城中?我去拜訪一二。”朱熹怔了怔,也露出有些疑惑的神情。
這邊逼蒙古退兵,那邊就直接給個副閣主?
這麼平衡的麼?
“呃,丞相可能是見不到了,陸閣主他,他上天了……”楊萬里神色尷尬,回道。
朱熹:???
“我軍斥候來報,陸閣主和楊副閣主都化為一道白光破空離去,在下問了幾個人,都是如此說辭,疑是道家傳說中的飛昇。”蔡元定道。
“飛昇?”朱熹怔了怔,突然覺得有點牙疼。
這是道家的至高境界了,傳說得道之後,霞舉飛昇,便是人仙殊途了。
陸明具備如此修為倒是也可以理解。問題他一身魔門神通,又算哪門子仙家?
魔飛昇成仙了算什麼?魔仙麼?
至於楊湘綺為什麼也能飛昇?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朱熹雖然行事嚴謹,但遇到這種不可知的領域,也不由自主胡思亂想起來。
“確實如此。”蔡元定回道。
“到底怎麼回事?”朱熹搖了搖頭,打斷了腦中漫無目標的瞎想,認真問道。
“事情是這樣的……”楊萬里和蔡元定對視一眼,將戰場上有些詭異的一幕說了出來
“這麼說,那蒙古公主體內魂魄已非本人,或者跟本來的魂魄已經不同?嗯,郭將軍隨她去蒙古了?”兩人畢竟一代文宗,用詞精確之極,互相補充細節,倒是讓朱熹瞭解七八成。
“陸閣主還留了兩封信,一封給你,一封給稼軒。”楊萬里從懷裡慢悠悠掏出一封信,遞了過來。
“……你不早說。”朱熹神色無奈,接過信函,順手拆開。
“不說前因後果,學生也怕丞相不明所以。”蔡元定心中好奇,趁機往朱熹那湊了一步,卻見信函上懸起一縷黑炎,如同活物一樣流動不休,彷彿可以焚滅一切。
蔡元定心中微微一緊,縮了縮脖子,老老實實退開……
“原來如此!”朱熹讀完信函,輕輕嘆了口氣,目光深邃。
“如何?”楊萬里問道。
“既然有陸閣主擔保,便按他所言吧。若那位公主前世真如陸閣主所一般,我大宋昔日虧欠她父兄極多,有機會倒要償還一二。”朱熹嘆道。
“這……虧欠極多,難道是那位的女兒?”楊萬里神色一變,露出激動之色。
“十有八九如此。”朱熹點頭道。
“難怪陸閣主如此放心,既然是那人的後裔,有她居中行事,我大宋自然無憂。”楊萬里長嘆道。
“呆子,蒙古這邊以後沒我的事了,我把汗位定好了,把監國公主也辭了,讓他們以後往西邊去折騰吧。明天我們便回去住吧,我喜歡江南那邊。”
一個月後,和林城中,阿刺海別吉輕快的說。